尔时,波罗奈王之御苑之庵罗树,常年结实。彼思:“予由御苑树上取来熟庵罗以满足家内之望。”彼于夜间入苑登庵罗树,由枝踩枝,探寻果实,彼如斯直至天明。彼思:“今若降下,将为人见,以我为盗贼而被捕,至夜间后再行。”于是登入绝顶之处隐藏。
此顷,波罗奈王正对司祭修习经文。王入御苑之中,于庵罗树下坐于高座,使教师坐于低座,学习经文。隐于树上之男自思:“此王实不如法,坐高座习经文;婆罗门亦不知法,坐低座教经文;予亦不知法,为妇人来此不顾生命,持庵罗之实而行。”于是彼由树上降下,捉一下垂之枝,立于二人之间曰:“大王,予将灭,汝是愚痴,教师已死。”王问曰:“是何缘故?”彼唱第一之偈:
一
此总为贱业 两皆不辨法
教者与学者 两者皆自堕
婆罗门闻此唱第二之偈:
二
白米之清饭 应须混肉食
予等为仙士 不依此之法
阐陀罗闻此,唱次之二偈:
三
世界广大汝游历 他处亦有煮物者
汝行不法石破瓶 汝为破法婆罗门
四
婆罗门!为得名誉 得财有灾
非法之行 堕狱之行
王闻彼之正语,对彼甚为中意,问曰:“汝何种族?”答曰:“阐陀罗种。”王云:“汝若种族高尚,予让王位与汝,然此后予为日中王,汝为夜间王。”王以自己首项之花环挂于彼之首上,使彼为都中之警卫。自此以后,凡于都中警卫之首上均挂有花环,成为风俗。王更随彼之教,尊敬为师,坐于低座,学习经文。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王是阿难,阐陀罗之子即是我。”
三一〇 萨维哈大臣本生谭
[菩萨=司祭官之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厌出家之比丘所作之谈话。彼于舍卫城中巡回托钵,见一美貌妇人而心厌出家,对佛教生起烦厌,于是比丘等伴彼至佛所,彼为世尊所问:“比丘!汝厌出家为真实耶?”答曰:“唯然,真实。”佛问:“谁使汝厌出家?”比丘白此事实。佛言:“何故汝出家入于导此解脱之道中,而竟厌彼。古之贤者得司祭官之地位而舍此出家。”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宿于司祭官之妇之胎中,而与国王之子完全同日出生。国王问大臣等曰:“有谁与予之王子同日出生之子耶?”大臣答曰:“有司祭官之子。”王命伴来,交宫女与王子一同养育。饮食与饰物,二人完全相同。
彼等达成年后,往得叉尸罗修学一切学艺而还,王授王子以副王之位,王子之誉大增。此时以后,菩萨与王子一同饮食起居,彼此互相坚定信赖。后王死,王子即位,渡大荣华之生活。菩萨自思:“予友治国,王所思及之时,必授予以司祭官地位,予为家族生活,又有何益,予将出家为独住生活。”彼礼拜父母,得出家之许可,舍弃大家产,一人去家,入雪山地方,于适意土地建一树之嫩枝所葺小屋,出家入于仙人之道,得神通与禅定,日日渡禅定之乐味。
尔时,王思起菩萨问曰:“予之友人不见,现居何处?”大臣等答曰:“彼已出家,住于森林之中。”王寻觅彼之住所,向大臣萨维哈言曰:“汝往伴予友人前来,授彼以司祭官之地位。”彼云:“谨遵王命。”承诺之后,出波罗奈,逐渐到达国境之村。彼留置同伴一行,与徘徊林中之贼等共赴菩萨所住之处,见菩萨坐于小屋户口之边,如黄金之像,大臣礼拜退坐于一面。彼此问候交谈,大臣云:“尊师!王思召阁下授与司祭官之职,希望阁下还都。”菩萨曰:“且请稍待,无论司祭官之地位,迦尸拘萨罗全体或全阎浮提之王位,转轮圣王之荣誉,予均不往。贤人一度舍弃烦恼,再不欲得。一度舍者如吐出之唾。”唱此等之偈:
一
大洋所包围 大海中大地
不望世非难 萨维哈!汝同如是解
二
婆罗门!为得名誉 得财有灾
行非法行 堕地狱行
三
出家者善 携钵游行
此种生活 胜求非法
四
出家者善 携钵游行
无损他事 胜于治国
彼如斯言,再三受请,均与辞退。萨维哈亦不得彼心,礼拜而去,向王申告彼之不来。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厌出家比丘入预流果,他之多人亦达预流果及其他————于是佛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之王是阿难,萨维哈是舍利弗,司祭官之子即是我。”
第二章 纴婆树品
三一一 纴婆树本生谭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竹林精舍时,对大目犍连尊者所作之谈话。据传,长老住于王舍城附近之森林小屋;一盗贼往近于都门某村之家,破墙而侵入,劫持手能携带之物而逃,来至长老之森林小屋谓:“此处可以护我。”于是卧于长老小屋之入口处。长老知彼卧于自己之目前,对彼怀有恐惧,思与盗贼居于一处不宜,外出云:“汝不可卧于此处。”将彼赶走。盗贼由彼处山,遗留足迹而逃。手执炬火人等沿其足迹,来至其处,见盗贼之来处、立处、坐处、卧处,皆云:“盗贼由此处来、此处立、此处坐、由此处逃,然我等未见。”于是各处巡回探索,终无所见而去。
翌日,长老于午前入王舍城中托钵后回返,赴竹林精舍向佛言其事,佛云:“目犍连!恐惧应恐之物,非只汝一人,昔之贤人等亦有恐惧。”佛应长老之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为都之墓场森林中某纴婆树之树神。某日,于都门附近某村工作之盗贼入来墓场之森林中,当时此处有纴婆与阿说他两大树王,盗贼于纴婆树之根元处放置物品而卧。此时盗贼如被捕,必用纴婆之枝所作木签穿刺。
于是树神自思:“若人来捕盗贼,折此纴婆之枝作签,如是则树将自灭。予试行将彼由此处赶走。”树神对彼男对话唱第一之偈:
一
盗贼!汝起!何教卧 汝有何要而睡眠
汝于村里为恶事 勿被王官等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