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长老不在,佛问:“汝等比丘!阿难何处?”长老闻此事故,被唤至佛前。佛言:“阿难!汝积善业,勤励修行,疾成无漏之人,无须忧虑。汝之仕我,何为无效果?汝前生有烦恼时,仕我亦非无效果。”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为波罗奈附近簇叶树之树神。当时波罗奈之人民等向神祈求幸运,常热心供献供物。时有一贫婆罗门亦思欲对神尽力,彼于高坡上生长之一株簇叶树之根部,修理平坦,拔草于四周结垣;撒砂清扫,供养五指量之香,并供花环、香、薰香;点燃灯火,祝祷:“就寝安乐。”右绕树周而去,翌日晨起往问曰:“寝休安乐否?”
如是某日,树神自思:“此婆罗门对予非常重视,予将调查此婆罗门何故对予如是重视,予授与彼之所愿。”树神于婆罗门来清扫树根之时,化作一年老婆罗门之姿,立于其傍,唱第一之偈:
一
婆罗门!无思闻知 此簇叶树
精进有智 汝用心深
善问寝处 此为何故?
婆罗门闻此唱第二之偈:
二
此树名闻远 且为极大树
此地有神宿 予为求财物
扫此簇叶树 拜住此处神
树神闻此,心喜婆罗门之心,谓白:“予生为此树之神,汝勿恐惧。予授汝宝物。”树神慰彼,依大威神力立于空中自己宫殿入口之前,唱次之二偈:
三
汝为我所作 我将为汝作
婆罗门!汝望知恩人 来至善人所
彼诸愚人等 其心不稳定
四
镇头迦树外 有无花果树
为他树所围 应先受牺牲
树根埋宝藏 勿让他人掘
如斯神云:“婆罗门!汝往掘取,定甚疲劳,汝可还家,予运宝于汝室,置于如是如是之所,汝一生涯,受用此宝,行施守戒。”神与婆罗门训诫,以自己之威神力,运至其人之家。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婆罗门是阿难,树神即是我。”
三〇八 速疾鸟本生谭
[菩萨=啄木鸟]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不知恩所作之谈话。……乃至……佛言:“汝等比丘!提婆达多不只于今日,前生亦不知恩。”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于雪山地方生为啄木鸟。时有一只狮子,彼食肉之中,骨鲠于喉中,喉肿不能探求获物,身感剧痛。此鸟于热心探饵之中,发现此事,隐于树枝之荫问曰:“君何处痛?”彼语其事实。“予为君取骨,然恐不能入君之口中,君将食予。”狮子:“君勿恐,予不食君,请救予之生命。”鸟:“谨如君命。”鸟使彼蹲踞,思:“此欲何为不得而知?”鸟使彼口不能闭塞,于狮子上下唇之间,挟以木片,鸟入口中,以长嘴突骨之端,骨落而去。彼见骨落,由狮口出来,以嘴突木片落而飞去,隐入枝顶。狮子健壮之后,某日杀栖于森林之水牛而食,鸟思欲试狮子,于彼之上方树枝隐身,与彼谈话唱第一之偈:
一
予力堪胜时 为汝予尽力
兽王!予愿归命汝 然予何所得
狮子闻此唱第二之偈:
二
啜血常为猎 汝入予齿间
而今尚生存 汝实已过分
鸟闻此唱第二之偈:
三
不报不知恩 受者不为返
毫无感谢念 交之实无益
四
于人目前不积德 朋友之道不能得
然予无嫉亦无谤 疾由其人速远离
鸟作斯语后,即由其场飞去。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狮子是提婆达多,鸟即是我。”
三〇九 尸汉本生谭
[菩萨=阐陀罗]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六人群之徒所作之谈话。此一谭详出于律部之中,此处举其概略如下。佛唤六人群之徒前来问曰:“汝等比丘!汝等坐低椅子向坐高椅子者说法使闻,是真实耶?”比丘云:“诚然,世尊!”佛查明此等比丘之事,佛言:“汝等比丘!汝等不尊敬我教实为不宜。昔之贤人等尚且非难坐低椅子教外道经文。”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阐陀罗族,达成年后,成立一家。彼妻于妊娠中,思欲食庵罗果,向彼曰:“予欲食庵罗。”“予妻!今时无庵罗,为汝持来某种酸果。”“夫君,我如得庵罗则生,如不得则无生命。”彼深爱此女,自思:“予向何处入手得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