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四
第(12/32)页

主分

昔日波罗奈梵与王治国时,迦尸国有四兄弟婆罗门为仙人而出家,于雪山地方结一列之草庵而居。其中长兄死生帝释天界,彼知与三兄弟之因缘,每七日或第八日时,下界与兄弟交谈聚合。某日彼向三人中最长之道士敬礼,坐于一面问曰:“尊者!有何所需?”罹黄疸病之道士曰:“予每日需火。”帝释天人与彼一剃刀斧————(古注云)剃刀斧插柄,可为剃刀,亦可为斧————道士云:“谁为予携来薪木?”其时,帝释天曰:“尊者,汝欲需薪,可以手叩斧,‘为我持薪来,我欲焚火。’如此祝告,薪即持来而得焚火。”帝释天予剃刀斧后,更近至第二兄弟问曰:“尊者!有何所需?”彼之草庵近处,有象之通路,彼为象所恼。彼云:“予为象所苦,请为驱逐。”帝释天与彼一大鼓告曰:“尊者!汝敲此侧,敌即逃走,汝敲此侧,为慈爱心深之人,即有四种之军前来围绕。”帝释天与大鼓后,更近至最幼之弟问曰:“尊者!有何所需?”彼亦罹黄疸之疾,彼云:“予欲凝乳。”帝释天与彼一凝乳瓮而告曰:“若欲凝乳,可倒转此瓮,彼且可起大洪水,并可为汝取得王国。”帝释天语毕而去。其后剃刀斧为长兄造火,次者敲大鼓而象逃,最幼之弟得食凝乳。

尔时有一野猪,徘徊于村中,彼见一具威神力之宝石,彼衔此宝石,依威神力,升至虚空,见大海中一岛自思:“此为予适当之住处。”彼由虚空降落,遂心情愉快定居于一无花果树下。

某日,此野猪置宝石于其前,于树下睡眠。时有一迦尸国人,因其无济于事,为父母由家中赶出,彼为向某港航海者之仆役,乘船于大海中遇难,浮载于一木板之上,漂流至此岛。彼于采食果实之间,见野猪睡眠,彼静行其前,攫取宝石,依威神力,升至虚空,坐无花果树上自思:“此野猪系依宝石之威神力,飞行于虚空得住于此岛,予先杀之食其肉,而后再行。”彼以一根粗枝折断落于野猪头上。野猪醒来,不见宝石,身体颤抖,四处寻找,坐于树上之人,咯咯大笑,野猪仰首见此男人,以头触树而死。

此男人由树降下,焚火料理野猪之肉而食,然后升至虚空,过雪山之顶上时,见仙人之住处,彼于长兄道士之草庵前降落,住二三日,为道士服一切勤务。彼见剃刀斧之威神力,思欲得之,乃以宝石之威神力示道士曰:“尊者!汝可取宝石而将剃刀斧与我。”道士思欲飞行虚空,乃取宝石而与剃刀斧。此男取得剃刀斧,前行不久,即叩剃刀斧曰:“剃刀斧!可取道士之头及宝石归来。”剃刀斧于是前往割道士之头及持宝石而来。彼置剃刀斧于隐处,又近至次中道士之处。住数日间,见大鼓之威神力,彼取得大鼓,仍如前法,割取次中道士之头。然后近至最幼道士,见凝乳之瓮之威神力,彼与宝石而取得凝乳之瓮,仍如前法割此道士之头。于是彼携宝石、剃刀斧、大鼓及凝乳之瓮,升至虚空,于近波罗奈城处站立,以书信交付某男之手,转送波罗奈王曰:“战争抑或让与王位?”

王闻其书中之言曰:“逮捕此叛贼。”率军出城。此男敲大鼓之一侧,立即有四种之军兵围绕,彼见王之军兵展开,彼由瓮中放出洪流,诸多民众溺水不能逃生,此男叩剃刀斧曰:“持王之头来。”剃刀斧夺来王之头,投于此男之足下,于是无一武器能敌,此男为强有力之军队围绕而入城,行即位式,名凝乳运搬王,彼依正义推行政治。

某日王于大河作撒网游戏,天神喜悦,由雪山之钝角湖流来一个庵罗之果,挂于网上。曳网之人,献上与王,此果硕大如瓮、圆形呈黄金色。王问材务官曰:“此为何果?”答:“此为庵罗果。”王闻后剖而食之,命将果核植于王之园林,灌以乳水,树植三年结实,对庵罗树举行盛大之供养。诸人灌以乳水,与五指厚之香料,以华鬘围包,点香油之灯明,树之周围,张以绢幕。果实甘甜,呈黄金色。王赠庵罗果与其他诸王时,恐以果核种植,于果核出芽处,刺以荆针,彼等食果后植核而不生芽,几经寻问,知其缘由。其中一王呼园丁至,谓曰:“汝有何法使凝乳运搬王之庵罗果实成为苦味?”园丁答曰:“大王!予能。”王予园丁千金,命其前往。

彼往波罗奈,参谒凝乳运搬王。王唤彼入宫,向王敬礼,王问:“汝园丁耶?”答:“大王!予为园丁。”彼即向王吹嘘善通园艺之道,自慢为权威之人。王云:“汝可协助园丁。”自此以来,二人共同看管园林。新来之园丁不时使花卉开放,使果树生实,使园林茂盛愉快,彼得王之信用,王将原有之园丁赶出,使彼专负园林之任。彼知园林已落己手,于庵罗树周围种植纴婆树及蔓草,纴婆树渐渐生长,庵罗树之根枝与之互相连交,成为一体。在与无甘味之树木相交,庵罗果之甘味变为纴婆树叶之苦味,园丁知目的已达,即行逃去。王往园林食庵罗果,味如纴婆树果不能下咽,立即吐出。

尔时菩萨为总理王之公私事务之顾问官。王问菩萨曰:“贤者!此树较以前怠于注意,以致果实变苦,是何缘故?”王唱第一之偈:

前此庵罗果 色香味具备

何时生变故 何故成苦恼

菩萨为说明其理由唱第二之偈:

庵罗与纴婆 大王!根与根相接

枝与枝相抱 恶树实苦涩

王闻菩萨之言,立即割断纴婆树根,清除杂草,除去周围之瘠土,投入沃土,用乳水糖水香水精心培育,如此庵罗树与甘味接触,果实再成甜味。王将原有园丁招回,再任园林之事务。王全天命,依业生于当生之所。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即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贤者大臣即是我。”

一八七 四美本生谭

(菩萨=树神)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老比丘所作之谈话。某日二上首比丘(舍利弗与目犍连)互相对坐问答时,一老比丘行近其前,为第三者加入坐谈曰:“尊者!我等向尊者有所发问,尊者如有疑难,亦请向我等发问。”二人厌彼,起座而去。尔时闻二人说教之听众,于集会解散时,来至佛前,佛曰:“尔等何故非时而来?”众白其故,佛曰:“汝等比丘!舍利弗与目犍连嫌厌于彼,不与交谈而去,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复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于森林中为树神。尔时有二只白鹄之雏由心峰山出,止于树上;彼等觅食归来,假树休息,然后回心峰山去。因常时来往,与菩萨(树神)亲密,彼等每次来往,必与菩萨寒喧,交谈法语而别。某日,彼等止于树梢与菩萨交谈时,适有一豺,立于树下,与白鹄之雏交谈唱第一之偈:

汝等居上权 离他为独语

汝等降下语 可听兽王言

白鹄之雏心起厌恶,飞回心峰山而去。彼等去后,菩萨为豺唱第二之偈:

美鸟与美鸟 天可与天语

汝非四美者 汝豺!可入穴中息

结分

佛为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豺是今之老比丘,二只白鹄之雏是舍利弗目犍连,树神即是我。”

一八八 狮子豺本生谭

(菩萨=狮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迦利所作之谈话。某日拘迦利见其他多闻之人为法语时,自身亦思升座读诵法语,有关此事,前已详细说明。佛闻此事告比丘曰:“汝等比丘!拘迦利依自己之声,以自己之愚示人非自今日始,前生亦复如是。”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为雪山地方之狮子,与一只雌豺同居,遂举一子。此子之爪、发、色、形似其父,音声似其母。某日降雨后,狮子等天晴外出作狮子游戏时,此子亦为狮之同伴,思如狮吼,发出豺之啼声。众狮闻声默然。尔时有与菩萨同种之一子狮闻其声而问曰:“父亲!彼狮形色与我等同,惟声则异,彼为何物?”于是说第一之偈:

狮子之指爪 伫立如狮足

彼于狮集中 唯有啼声异

菩萨闻此语而告曰:“我子!汝之兄弟为我与雌豺所生之子,毛色似我,声与母同。”继而诫豺之子曰:“汝今后住于此处宜持缄默,若再啼吼,则人知汝为豺。”于是唱第二之偈:

百兽之王子 缄默住林中

依声人知汝 汝声不似父

彼闻菩萨诫语后,即不再啼吼。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即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豺是拘迦利,同类狮子是罗睺罗,兽之王即是我。”

一八九 狮子皮本生谭

(菩萨=农夫)

序分

此一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拘迦利所作之谈话。尔时彼欲修习梵呗,佛闻此事,说过去之因缘。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农家,及长,营农业为生计。尔时,有一商人以驴马运载商品贩卖,所到之处,彼由驴背卸下商品,以狮子毛皮缠敷驴身,放入米麦田畑之中。田畑守护之人见为狮子,不敢接近。某日商人于村中人家住宿,准备朝食之间,又将乘驴缠敷狮皮,放入田中。畑中守护之人,见为狮子不敢接近,逐家报告,村民皆携武器,吹法螺贝,鸣击大鼓,行近田畑,大声叫喝,驴心恐怖,发声长鸣。菩萨知其为驴,乃唱第一之偈:

第(12/3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奇门医圣,出狱后全球震颤!非洲创业实录我钓上了多金女富婆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领主:从词条开始无敌重生之我变懒后,夫家更看重!玄幻:拍卖鸿蒙紫气,黑暗至尊疯狂!重生:重男轻女的我彻底悔悟八零:换嫁绝嗣飞行员我一胎三宝[娱乐圈]今天社死了吗再睁眼,渣夫跪在府前求原谅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重生流放,搬空仇家扶持小叔称帝竹马抵不过天降?他出国后,双青梅哭红眼官运亨通:美女姐姐为我开路!夺我嫁妆?和离后我搬空将军府别人末世求生,我养老诱哄复婚失败,前夫哥急红了眼最狂邪医惊!在外流浪的小姐搬了十箱金子回来女尊世界:我要美男成群!狂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深山老猎灵异师:我有阴阳眼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