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廆(gui)山:山名,今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阳西。
(2)雚(guàn)谷:谷名。
(3)鸰(líng yāo):鸟名。
(4)交觞(shāng):古水名。
【译文】
再往西十里,有座廆山,这座山的北面盛产琈玉。山的西面有一道峡谷,名字叫雚谷,山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构树。山里有一种鸟,形状像野鸡,拖着条长尾巴,身上羽毛像火一样红,嘴巴是青色的,它的名字叫鸰,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吃了它能使人远离梦魇。交觞水从这座山的南麓流出,之后向南注入洛水;俞随水从这座山的北麓流出,之后向北注入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水出焉(1),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谷水。
【注释】
(1)(xiè)水:古水名。
【译文】
再往西三十里,有座瞻诸山,山的南面盛产金属,山的北面则盛产带有美丽花纹的石头。水从这座山流出,之后向东南注入洛水;少水从这座山的北边流出,之后向东注入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1),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石、文石(2)。
【注释】
(1)陂(bēi)水:古水名。
(2)茈(zi)石:茈即茈草,暗紫色可作染料。茈石就是一种紫色的石头。
【译文】
再往西三十里,有座娄涿山,山上没有草木,有大量金属和玉石。瞻水从这座山的南边流出,之后向东注入洛水;陂水从这座山的北边流出,之后向北注入谷水,水里有很多紫色的石头以及带有美丽花纹的石头。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涧水出于其阴,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石、栌丹(1)。
【注释】
(1)麋石、栌丹:麋,通“眉”。眉石是一种可以用来描眉毛的黑色矿石。栌,通“卢”。卢是黑色,卢丹就是黑色的丹沙,也是一种矿物。
【译文】
再往西四十里,有座白石山,惠水就从白石山的南边流出,之后向南注入洛水,水里有大量水晶石。涧水从白石山北边流出,向西北注入谷水,水里有大量画眉石、黑丹沙。
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榖,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绿(1)。
【注释】
(1)碧绿:疑是孔雀石,可以制成绿色染料。
【译文】
再往西五十里,有座谷山,这山上有很多构树,山下以桑树为多。爽水就从谷山发源,之后向西北注入谷水,水里有大量孔雀石。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1),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龟,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无草木。
【注释】
(1)密山:疑在今河南新安。
【译文】
再往西七十二里,有座密山,这山的南边盛产玉石,山的北边则盛产铁。豪水从这座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洛水。水里有很多旋龟,旋龟的脑袋像鸟头,尾巴和鳖的尾巴一样,它的叫声就像劈开木头的声音。这座山不生长草木。
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
【译文】
再往西一百里,有座长石山,山上没有草木,却盛产金属和玉石。这座山的西面有一道峡谷,这峡谷叫共谷,里面生长着大量竹子。共水就从这座山流出,之后向西南注入洛水,附近的水里出产大量鸣石。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无草木,多瑶碧。厌染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1)。谷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珚玉(2)。
【注释】
(1)墦(fán)冢:树林的名字。墦,美玉。冢,坟墓。
(2)珚(yān)玉:一种美玉。
【译文】
再往西一百四十里,有座傅山,这山上草木不生,盛产瑶碧一类的美玉。厌染水就从这山的南边流出,之后向南注入洛水,附近的水里有大量人鱼。这座山的西边有一片树林,名字叫墦冢。谷水就从这里发源,之后折向东流注入洛水,附近水里有大量珚玉。
又西五十里,曰橐山(1),其木多樗(2),多木(3),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铁,多萧(4)。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脩辟之鱼,状如黾而白喙(5),其音如鸱(6),食之已白癣。
【注释】
(1)橐(tuó):盛物的袋子。
(2)樗(chu):臭椿树,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3)(bèi)木:一种落叶乔木,在七、八月间吐穗的树,根、叶、花可入药。
(4)萧:即艾蒿,一种带香味的草本植物。
(5)黾(měng):青蛙、蟾蜍一类的动物。
(6)鸱(chi):鹞鹰。
【译文】
再往西五十里,有座橐山,山里的树木以臭椿树为多,还有很多树,山的南边盛产金属和玉石,北边则有储量丰富的铁,还有大量的萧草。橐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北注入黄河。附近的水里有很多脩辟鱼,这鱼的形状像蛙,长着白色的嘴巴,它的叫声如同猫头鹰在叫,人吃了这种鱼能治白癣病。
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1),无草木,多垩。潐水出焉(2),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菑水出焉(3),而北流注于河。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