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yí)即:传说中的怪兽名。
【译文】
再往东三十里,有座鲜山,山中的树木以楢树、杻树、柤树居多,草类以冬居多,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边盛产铁。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膜犬,有红色的嘴巴和眼睛,白色的尾巴,这野兽出现在哪个地方,那里就会出现火灾,它的名字叫即。
又东三十里,曰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美石。皋水出焉,东流注于澧水,其中多脃石(1)。
【注释】
(1)脃(cuì)石:脃是“脆”的本字。脃石是一种轻软易断的石头。
【译文】
再往东三十里,有座皋山,这座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边盛产美丽的石头。皋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澧水,附近的水里盛产脃石。
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
【译文】
再往东二十五里,有座大支山,这座山的南面盛产黄金,山上的树木以构树和柞树居多,但没有草类生长。
又东五十里,曰区吴之山,其木多苴。
【译文】
再往东五十里,有座区吴山,这山里的树木以柤树为最盛。
又东五十里,曰声匈之山,其木多榖,多玉,上多封石。
【译文】
再往东五十里,有座声匈山,这山里有大量的构树,山上到处都是玉石,封石产量也很大。
又东五十里,曰大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
【译文】
再往东五十里,有座大山,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边盛产细磨刀石。
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译文】
再往东十里,有座踵臼山,这山上不生长任何花草树木。
又东北七十里,曰历石之山,其木多荆芑,其阳多黄金,其阴多砥石。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
【译文】
再往东北七十里,有座历石山,这山上的树木以牡荆和枸杞为多,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边盛产细磨刀石。这座山里有种野兽,它的形状像野猫,有白色的脑袋,以及像老虎一样的爪子,这野兽的名字叫梁渠,它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就会发生惨烈的战争。
又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1)。其阳多金,其阴多铁。
【注释】
(1)(mèi):竹名。
【译文】
再往东南一百里,有座求山,求水就从这座山发源,之后流到山下,这山里有丰富的优良赭石。山中到处都是柤树,还有低矮的丛生的竹。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面则有储量丰富的铁。
又东二百里,曰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1)。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2),可以御火。
【注释】
(1)椆(chóu)椐(ju):都是树木名。
(2)(zhi tú):鸟名。
【译文】
再往东二百里,有座丑阳山,这座山上有大量椆树和椐树。这座山里有种鸟,这鸟的样子就像乌鸦,生有红色的爪子,名字叫,把它养在身边可以预防火灾。
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阳多琈之玉。奥水出焉,东流注于水。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奥山,这座山上有大量的柏树、杻树、橿树,山的南边盛产琈玉。奥水就发源于这座山,之后向东注入水。
又东三十五里,曰服山,其木多苴,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译文】
再往东三十五里,有座服山,山上的树木以柤树居多,山上还有大量的封石,山下红色锡土的产量很大。
又东三百里,曰杳山(1),其上多嘉荣草,多金玉。
【注释】
(1)杳(yǎo)山:山名。杳,幽暗。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杳山,这座山上遍布着嘉荣草,盛产金属和玉石。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几山,其木多楢檀杻,其草多香。有兽焉,其状如彘,黄身、白头、白尾,名曰闻獜(1),见则天下大风。
【注释】
(1)闻獜(lìn):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名。
【译文】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有座几山,山上的树木以楢树、檀树、杻树居多,草类主要是各种有芳香气味的草。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猪,有着黄色的身体和白色的脑袋以及尾巴,它的名字叫闻獜,这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刮大风。
凡荆山之首,自翼望之山至于几山,凡四十八山,三千七百三十二里。其神状皆彘身人首。其祠:毛用一雄鸡祈瘗,婴用一珪,糈用五种之精。禾山,帝也。其祠:太牢之具,羞瘗倒毛,婴用一璧。牛无常。堵山、玉山,冢也,皆倒祠,羞用少牢,婴用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