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崃山:即邛崃山。今在四川邛崃。
(2)(xiè):一种山野菜。
(3)空夺:就是上文提到过的寇脱。寇脱,通脱木的别名。
【译文】
再往东北一百四十里,有座崃山,长江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长江。山的南边出产大量的黄金,山的北边有很多麋鹿和麈,山里的树木以檀树和柘树居多,草类以菜和野韭菜居多,也有很多白芷和寇脱。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1),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多鱼(2)。其木多楢杻(3),多梅梓,其兽多夔牛、麢、、犀、兕。有鸟焉,状如鸮而赤身白首(4),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
【注释】
(1)崌(ju)山:山名。
(2)(zhì)鱼:神话传说中的鱼名。
(3)楢(yóu):木质刚硬的一种树木,用来制作车辆。
(4)鸮(xiāo):猫头鹰之类。
【译文】
再往东一百五十里,有座崌山,江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长江,水里生活着许多怪蛇,还有很多鱼。山里的树木以楢树和杻树居多,也有很多梅树和梓树,野兽以夔牛、麢、、犀牛、兕居多。这山里有种鸟,形状和鸮差不多,有着红色的身体和白色的脑袋,名字叫窃脂,养在身边可以躲避火灾。
又东三百里,曰高梁之山,其上多垩,其下多砥砺,其木多桃枝、钩端。有草焉,状如葵而赤华,荚实白柎(1),可以走马(2)。
【注释】
(1)柎(fù):植物的子房。
(2)走马:使马跑得快。走,跑。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高梁山,山上盛产垩土,山下盛产磨刀石,山里的树木以桃枝竹和钩端竹居多。山里有一种草,这草的形状像葵菜,开红色的花朵,结带荚的果实,有白色的花萼,马吃了它就能跑得更快。
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垩,其木多栒(1),多豫章,其草多嘉荣、少辛。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尾长耳,名狼(2),见则国内有兵。
【注释】
(1)栒(xún):木名。
(2)(yi)狼:传说中的兽类。
【译文】
再往东四百里,有座蛇山,这座山上盛产黄金,山下垩土产量丰富,山上以栒树居多,也有许多豫章树,草类以嘉荣、少辛居多。这山里有种野兽,长得像狐狸,有白色的尾巴,耳朵很长,名字叫狼,这野兽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就会发生战争。
又东五百里,曰鬲山(1),其阳多金,其阴多白珉。蒲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江,其中多白玉。其兽多犀象熊罴,多猿、蜼(2)。
【注释】
(1)鬲(gé)山:山名,古代鬲山相传为夏桀的死地。
(2)蜼(wèi):一种长尾猿。
【译文】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鬲山,山的南边盛产黄金,山的北边出产大量的白色珉石。蒲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长江,水里有很多白色的玉石。这山里的野兽以犀牛、大象、熊、罴居多,也有大量的猿猴和长尾猿。
又东北三百里,曰隅阳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其木多梓桑,其草多茈。徐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
【译文】
再往东北三百里,有座隅阳山,山上盛产金属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青雘,山里的树木以梓树和桑树居多,草类则以紫草居多。徐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长江,附近的水里有许多粟米粒大小的丹沙。
又东二百五十里,曰岐山(1),其上多白金,其下多铁,其木多梅梓,多杻楢。減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注释】
(1)岐山:山名,今在陕西岐山。
【译文】
再往东二百五十里,有座岐山,山上盛产白银,山下铁储量丰富,这里的树木以梅树和梓树居多,还有许多杻树和楢树。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注入长江。
又东三百里,曰勾之山(1),其上多玉,其下多黄金,其木多栎柘,其草多芍药。
【注释】
(1)勾(mí)之山:山名。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勾山,这座山上盛产玉石,山下盛产黄金,山里的树木以栎树和柘树居多,草类则以芍药居多。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椫(1),多杨。宣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蛇。其兽多闾麋麈,多豹虎,其鸟多白。
【注释】
(1)棷(zou):神话传说中的木名。椫(shàn):又名白理木,一种有白色纹理的树木,木质坚硬。
【译文】
再往东一百五十里,有座风雨山,山上盛产白银,山下盛产石涅,山里的树木以棷树和椫树居多,也有很多杨树。宣余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长江,水里有很多水蛇。山里的野兽以山驴和麋鹿居多,也有大量的麈、豹和虎,鸟类则以白居多。
又东北二百里,曰玉山,其阳多铜,其阴多赤金,其木多豫章楢杻,其兽多豕鹿麢,其鸟多鸩。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有座玉山,这座山的南边盛产铜,山的北边盛产黄金,这山里的树木以豫章树、楢树、杻树居多,野兽则以野猪、鹿、麢、居多,鸟类则以鸩鸟居多。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其上多白玉,其下多白金,其木多樗柳,其草多寇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