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南穿过八百里水路,有座岐山,岐山树木以桃树和李树为多,野兽则多是老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1)。
【注释】
(1)寐鱼:即鱼。
【译文】
再往南穿过五百里水路,有座诸钩山,山上没有草木,遍布着沙石。这座山方圆有一百里,附近的水里有很多寐鱼。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译文】
再往南穿过七百里水路,有座中父山,山上没有草木,遍布着沙子。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译文】
再往东穿过一千里水路,有座胡射山,山上没有草木,遍布着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1),其兽多麋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2)。
【注释】
(1)菌蒲:菌,一种野菜。蒲,香蒲,一种野菜。
(2)鲔(wěi):鲟鱼和鳇鱼的古称。
【译文】
再往南穿过七百里水路,有座孟子山,山里的树木以梓树和桐树为多,还生长着很多桃树和李树。山里的草类以菌、蒲居多,山里的野兽大多是麋、鹿。孟子山方圆有一百里。有条河从山上流出来,河的名字叫碧阳,河水中生长着大量的鳣鱼和鲔鱼。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1)。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之鱼(2),其鸣自。
【注释】
(1)蠵(xi)龟:海中的大龟。
(2)(gé):鱼名。
【译文】
再往南行五百里水路,经过五百里流沙,有座山叫跂踵山,这山方圆有二百里,山上没有草木,有大蛇,山里盛产玉石。还有一方水潭,方圆四十里,整个水面都像在沸腾,这潭的名字叫深泽,潭里有很多蠵龟。还有一种鱼,形状像鲤鱼,有六只脚,尾巴像鸟的尾巴,名字叫鱼,这鱼的叫声就是它自己的名字。
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隅之山(1),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2)。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注释】
(1)踇隅(mu yu):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2)赭(zhě):赭石。由氧化铁或含氧化铁、氧化锰等矿物的粘土构成,一般呈红褐色,也有土黄色或红色的。可作颜料。
【译文】
再往南穿过九百里水路,有座踇隅山,山上遍布着花草树木,有大量金属和玉石,以及赭石。山里有种野兽,样子像牛,拖着马一样的尾巴,名字叫精精,这野兽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东望榑木(1),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注释】
(1)榑(fú)木:即扶桑,传说中的神木。
【译文】
再往南穿过五百里水路,再跋涉经过三百里流沙,就到了无皋山。这座山上向南可以看见幼海,向东望则可以看见扶桑树,这山上不生长草木,而且风很大。无皋山方圆百里。
凡东次三山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糈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译文】
东方第三列山系,从尸胡山起到无皋山,一共有九座,行经六千九百里。这些山的山神都有人的身体,头上长着羊角。祭祀群山的礼仪如下:祭物用一只公羊,精米用黍。这些山的山神出现的时候,都会伴随着大风大雨,往往会爆发洪水损坏庄稼。
东次四山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獦狚(1),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雀(2),亦食人。
【注释】
(1)獦狚(gé dàn):古代传说中的野兽。
(2)鬿(qí)雀:古代传说中的怪鸟,吃人。
【译文】
东方第四列山系的第一座山叫做北号山,这座山坐落在北海边上。山上有种树,长得像普通的杨树,开红色的花,果实有点像枣,但是没有核,味道酸中带甜,吃了它就不得疟疾。食水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北注入大海。山里有种野兽,长得像狼,有红色的脑袋,眼睛像老鼠,叫声像小猪,名字叫獦狚,吃人。山里有种鸟,样子像鸡,长着白色的脑袋,老鼠的脚,爪子像虎爪,名字叫鬿雀,这鸟也吃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鱼(1),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2)。
【注释】
(1)(qiu)鱼:鱼名。,即“鳅”,俗称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