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后,袁绍、曹操皆损兵折将,曹操更是折了爱将典韦。此时刘备尚有余力而曹操粮尽,徐州陶谦于徐州整军,欲意攻打兖州,而马腾、韩遂也自河西之地袭击袁绍后方。恰逢刘备欲议和,袁绍虽未答应,但已经先行班师回河北去了。
曹操虽然无奈,可孤立无援之下不是刘备的对手,也只能收兵。
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立后嗣。绍所生三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绍后妻刘氏所出,生得形貌俊伟,绍至爱之,因此留在身边。自官渡兵败之后,刘氏劝立尚为后嗣,绍乃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原来审、逢二人,向辅袁尚;辛、郭二人,向辅袁谭;四人各为其主。当下袁绍谓四人曰:“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吾将议立后嗣:长子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吾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郭图曰:“三子之中,谭为长,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萌也。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耶?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
袁绍踌躇未决。忽报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亦引兵五万,自并州来:各至冀州助战。袁绍便思量暂不撤军,且看几人中哪一人德胜,便立和人为嗣。
人报知与刘备,言袁绍聚四州之兵,得二三十万,前至仓亭下寨。刘备此时正痛击曹操,闻听袁绍又有军到,便提兵前进,过河而至冀州。下寨已定。
次日,两军相对,各布成阵势。刘备引诸将出阵,袁绍亦引三子一甥及文官武将出到阵前。刘玄德曰:“本初计穷力尽,何尚不思投降?汝四世三公,岂可能不归顺朝廷?直待刀临项上,悔无及矣!”
袁绍大怒,回顾众将曰:“谁敢出马杀之?”袁尚欲于父前逞能,便舞双刀,飞马出阵,来往奔驰。
刘玄德指问众将曰:“此何人?”有识者答曰:“此袁绍三子袁尚也。”言未毕,一将挺枪早出。刘备视之,乃张辽部将高顺也。
两骑相交,不三合,袁尚看个破绽,舞双刀直奔高顺怀中砍来,高顺举起马槊一架,在马背上一个翻身,扯过马槊来压制住袁尚双刀。袁尚料定抵挡不过,于是拨马刺斜而走。
高顺赶来,袁尚拈弓搭箭,翻身背射,正中高顺之前胸,坠马落地。后面太史慈抢出去救回高顺。
袁绍见儿子得胜,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拥将过来,混战大杀一场,虽然高顺失利,但刘备军锐气不减,袁绍难以破敌,只得各自鸣金收军还寨。
刘玄德与诸将商议破袁本初之策。徐庶徐元直献十面埋伏之计,劝刘备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袁本初追至河上,“我军无退路,必将死战,可胜绍矣。此乃韩信之‘背水一战’计谋。”刘玄德然其计。左右各分五队。左:一队关云长,二队张辽,三队徐晃,四队高顺,五队周仓;右:一队张翼德,二队程志远,三队邓茂,四队卞喜,五队廖化。中军赵子龙为先锋。
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已定。至半夜,刘玄德令赵子龙引兵前进,伪作劫寨之势。袁绍五寨人马,一齐俱起。赵子龙只待回军便走。
袁绍引军赶来,喊声不绝;比及天明,赶至河上。刘玄德军无去路,刘备大呼曰:“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众军回身奋力向前。张翼德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袁军大乱。
袁绍退军急回,背后刘玄德大军赶来。正行间:一声鼓响,左边王鸿鸣,右边张翼德,两军冲出。袁绍聚三子一甥,死冲血路奔走。
又行不到十里,左边太史慈,右边赵子龙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行不到数里,左边程志远,右边邓茂,两军截杀一阵。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
令三军造饭,方欲待食,左边刘封,右边武安国,径来冲寨。袁绍慌上马,前奔仓亭。人马困乏,欲待歇息,后面刘备大军赶来,袁绍舍命而走。正行之间,右边太史慈,左边张翼德,挡住去路。袁绍大呼曰:“若不决死战,必为所擒矣!”奋力冲突,得脱重围。部下之中,高干、周昂挺枪直奔太史慈,蒋义渠、鞠义直奔张翼德,拦下两人厮杀。
太史慈于马上一杆钢枪对打高干、周昂两个人,两条枪,颇为费力。于是收枪而取双铁戟来,左右手各持一戟,使出“夜摩戟法”来战两人。
他师父张愧如今已然谢世。先前他师兄典韦也因中了埋伏而被“北地枪王”张绣所杀。那套“恶来戟法”他没有得到师父传授,已然是失传了。他多会的这套“夜摩戟法”也是他现在的保命绝学。
太史慈双戟左右开弓挡住两人,周昂突然一枪用力过猛,在后背上露出了个大破绽来。太史慈看见了,离开一戟刺去,伤了周昂脊背,周昂负伤,拨马就走。
这边高干刚想要上去,太史慈已经方下双戟,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高干右边大腿。高干一时不稳,倒栽下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