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孙瓒的幽州营帐内,气氛热烈而紧张。一众将领和谋士围坐在一起,正商议着幽州的发展大计。公孙瓒身着战甲,身姿魁梧,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众人,率先开口道:“如今这乱世,诸侯并起,要想在这风云变幻中立足,唯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行。此次我从洛阳归来,见识了各方势力的情况,也听闻了那贾长生治理荆州的手段,虽有可借鉴之处,但于我幽州而言,当务之急还是壮大军事。大家都说说,有何良策?”
老将严纲抱拳说道:“主公,幽州骑兵天下闻名,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如今兵器装备却有些落后,若能加大投入,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如锋利的马刀、强劲的弓弩,必能提升我军战斗力。”
公孙瓒点头称是:“严将军所言极是。我听闻那贾长生军中研发新兵器,咱们也不能落后。可招募更多能工巧匠,组建兵器研发营,全力打造新式兵器。”
这时,谋士关靖进言:“主公,除了兵器,士兵的训练也至关重要。我们可制定更加严格且系统的训练计划,增加实战演练,让士兵们熟悉各种战斗场景,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公孙瓒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就按关先生所言,制定详细训练计划。另外,我们还要注重情报收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安排专人,在周边各势力安插眼线,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
将领田楷说道:“主公,幽州地域广阔,防守不易。我们可在各战略要地加固城防,修建烽火台,形成完备的防御体系,一旦有敌军来犯,能迅速做出反应。”
公孙瓒赞许道:“田将军考虑周全。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把城防工事修缮得固若金汤。”
正商议间,一名探子匆匆来报:“启禀主公,听闻袁绍回去后,将冀州、并州的重要事务和领地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和亲戚,如今他那些亲族在各地行事,引发不少问题。”
公孙瓒听后,不屑地冷笑一声:“哼,袁绍这是任人唯亲,糊涂至极!偌大的冀州、并州,岂是他那些乳臭未干的儿子和亲戚能治理好的。想我公孙瓒,向来只看重能力,只要有真本事,不论出身,皆可为我所用。他如此做法,冀州不乱才怪。”
严纲也跟着说道:“主公所言极是。袁绍此举,怕是会让冀州内部矛盾丛生,离心离德。而我们幽州,一心发展军事,上下齐心,将来必能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
关靖点头道:“袁绍此举确实短视。我们幽州应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待我们军事力量足够强大,袁绍若有异动,我们便可先发制人。”
公孙瓒目光坚定地说:“不错,我们要趁着袁绍内部混乱,加紧练兵,提升实力。等我们兵强马壮之时,这天下,又有谁能与我公孙瓒抗衡!”
田楷说道:“主公,那我们是否可与其他势力暗中联络,若袁绍真的因亲族治理不善而陷入内乱,我们也好联合其他势力,瓜分其领地。”
公孙瓒沉思片刻,说道:“此事需谨慎。目前先专注于自身发展,提升实力。至于联合其他势力,可暗中观察,等待合适时机。但切不可过早暴露意图,以免引起其他势力警惕。”
关靖接着说:“主公,为了提升军队士气,我们还可设立军功奖赏制度。士兵们在战场上立下战功,便给予丰厚奖励,如此必能激发他们的战斗热情。”
公孙瓒笑道:“此计甚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由关先生负责制定详细的军功奖赏条例,让士兵们都知道,只要为幽州奋勇杀敌,必有厚报。”
严纲又说道:“主公,幽州虽以骑兵见长,但也不可忽视步兵和弓弩兵的建设。我们可挑选精壮之士,组建精锐的步兵和弓弩兵部队,与骑兵相互配合,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公孙瓒点头道:“严将军考虑得长远。就由你负责挑选士兵,训练步兵和弓弩兵。务必让这两支队伍成为我军的有力补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幽州的军事发展出谋划策,气氛热烈非凡。公孙瓒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对幽州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几日后,兵器研发营已招募到不少能工巧匠,开始全力研制新式兵器。工匠们日夜钻研,尝试改进马刀的弧度和材质,以使其更加锋利耐用;同时对弓弩进行改良,增加射程和威力。
训练场上,士兵们按照新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着高强度的训练。每天不仅有常规的骑射、格斗训练,还增加了模拟实战演练。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士兵们的战斗意志愈发坚定。
田楷则带领着大批民夫和工匠,在各战略要地加固城防。他们用巨石和青砖加厚城墙,修建瞭望塔和烽火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田楷每日都亲自在施工现场监督。
关靖也完成了军功奖赏制度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了不同战功所对应的奖励,小到提升军职、赏赐金银,大到封爵授地。这一制度一经公布,立刻在军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士兵们训练更加刻苦,都希望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获得丰厚奖赏。
而在情报收集方面,幽州派出的探子也逐渐在周边各势力中安插好了眼线。情报源源不断地传来,公孙瓒对周边局势的了解更加透彻,特别是对袁绍那边的情况,更是密切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绍那边因亲族治理不当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袁谭在冀州北部的施政不公,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不少百姓甚至开始逃离冀州北部;袁熙的书院管理混乱,人才流失严重,教育改革陷入困境;袁尚在军事上的任人唯亲,使得军中将领离心离德,军队战斗力不升反降;高干在商业方面的不当举措,让冀州的商业逐渐萧条。
公孙瓒得知这些消息后,更是不屑一顾。他对麾下众人说道:“你们看看,袁绍把好好的冀州、并州交给他那些不成器的亲族,如今弄得一团糟。而我们幽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军事力量日益强大。待时机成熟,袁绍便是我们的盘中餐。”
严纲说道:“主公,如今袁绍内部混乱,我们是否可趁机出兵,先攻占冀州边境的一些城池,扩大我们的领地?”
公孙瓒沉思片刻,说道:“此时出兵,时机尚未成熟。袁绍虽然内部有问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兵力依旧不可小觑。我们若贸然出兵,很可能陷入持久战,得不偿失。还是先继续发展自身实力,等待更好的时机。”
关靖点头道:“主公英明。我们可继续观察袁绍的动向,同时加强与周边势力的外交,若能联合其他势力一同对付袁绍,胜算便更大。”
公孙瓒说道:“不错,外交方面也不可忽视。可派使者与一些与袁绍有矛盾的势力接触,试探他们的态度。但一切行动都要小心谨慎,不可操之过急。”
田楷说道:“主公,我们在发展军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民生。毕竟,百姓是我们的根基,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才能有稳定的兵源和粮草供应。”
公孙瓒说道:“田将军所言有理。可在幽州推行一些鼓励农耕的政策,减轻百姓赋税,让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同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确保政策能够切实惠及百姓。”
于是,公孙瓒在继续大力发展军事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民生建设。幽州各地,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和城防建设,一面是百姓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在公孙瓒的带领下,幽州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而公孙瓒对袁绍的轻视也与日俱增,他坚信,凭借自己正确的发展策略,幽州必将在这乱世中崛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而袁绍,终将会为他的任人唯亲付出代价。
在公孙瓒积极谋划幽州发展,大力提升军事实力之时,边境突然传来急报:鲜卑五万大军犯边,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公孙瓒听闻此消息,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鲜卑蛮夷,竟敢在我幽州撒野!来人,立刻点齐兵马,随我出征,定要让这些蛮夷有来无回!”
营帐内,一众将领迅速领命,各自奔赴岗位,准备迎敌。公孙瓒深知此次战事严峻,但他对自己苦心训练的幽州军充满信心。他一面调兵遣将,安排步兵、弓弩兵和骑兵协同作战,一面紧急筹备粮草辎重,确保后勤供应无虞。
不多时,公孙瓒亲率三万幽州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地开赴边境。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尽显保家卫国的决心。抵达边境后,公孙瓒立刻观察地形,部署防线。他发现一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设下埋伏,给鲜卑军一个迎头痛击。
鲜卑军一路烧杀而来,气焰嚣张。他们听闻公孙瓒带兵前来,非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加快了行军速度,妄图一举击溃幽州军。当鲜卑军进入山谷时,公孙瓒一声令下,顿时,山谷两侧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鲜卑军。鲜卑军顿时阵脚大乱,不少士兵中箭倒地。与此同时,幽州步兵从正面杀出,手持长枪大盾,如铜墙铁壁般冲向鲜卑军。
鲜卑军主将见势不妙,急忙指挥军队抵抗。但在幽州军的猛烈攻击下,他们一时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在此时,公孙瓒亲率骑兵从侧翼杀出,犹如猛虎下山,冲入鲜卑军阵中。公孙瓒一马当先,手中铁槊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鲜卑士兵纷纷落马。幽州骑兵在他的带领下,左冲右突,将鲜卑军的阵型彻底打乱。
经过一番激战,鲜卑军死伤惨重,被迫退出山谷。这一战,幽州军初战告捷,士气大振。但公孙瓒深知,鲜卑军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下令加强防守,在营地周围设置鹿角、拒马等防御工事,同时安排探子密切监视鲜卑军的动向。
果然,第二天,鲜卑军再次来袭。这次,他们改变了战术,不再贸然进攻,而是采取了消耗战的策略。鲜卑军分成多路,轮番向幽州军营地发起攻击,试图拖垮幽州军的防御。公孙瓒沉着应对,他根据鲜卑军的进攻方向,灵活调配兵力,让弓弩兵在城墙上不断射击,压制鲜卑军的攻势。同时,他还派出小股骑兵,绕到鲜卑军后方,骚扰其补给线。
如此你来我往,双方激战了数日。幽州军在公孙瓒的指挥下,坚守阵地,寸土不让。然而,长时间的战斗也让幽州军疲惫不堪,粮草和箭矢的消耗也十分巨大。公孙瓒深知,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必须主动出击,打破僵局。
经过几日的观察,公孙瓒发现鲜卑军在一处营地防守较为薄弱。于是,他挑选了五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向鲜卑军营地摸去。当幽州骑兵接近营地时,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鲜卑军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但此时他们毫无防备,被幽州军杀得丢盔弃甲。公孙瓒一马当先,冲入鲜卑军主将营帐,与鲜卑军主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单挑。
鲜卑军主将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但公孙瓒毫不畏惧。两人刀来槊往,大战数十回合。最终,公孙瓒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一枪刺中鲜卑军主将。鲜卑军见主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四散逃窜。
这一战,幽州军大获全胜,不仅摧毁了鲜卑军的一处重要营地,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此役过后,鲜卑军元气大伤,士气低落。但他们仍不甘心失败,集结剩余兵力,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