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决定乘胜追击,不给鲜卑军喘息的机会。他率领全军主动出击,与鲜卑军展开了一场决战。战场上,双方兵力悬殊,但公孙瓒巧妙地运用战术,让步兵在前,结成紧密的方阵,抵御鲜卑军的冲击;弓弩兵在后方不断射击,给鲜卑军造成大量杀伤;骑兵则在两翼迂回包抄,寻找战机。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公孙瓒在阵中来回驰骋,指挥若定。他不断鼓舞士气,高呼:“将士们,为了幽州的百姓,为了我们的家园,杀!”幽州军在他的激励下,奋勇杀敌,以一当十。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鲜卑军终于抵挡不住幽州军的猛烈攻击,开始溃败。公孙瓒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将鲜卑军彻底击溃。幽州军如猛虎下山,追杀鲜卑军数十里。这一战,幽州军歼灭鲜卑军两万余人,俘虏一万余人,剩余两万鲜卑军狼狈逃窜。
公孙瓒望着远去的鲜卑败军,长舒一口气。这场持续十天的边境之战,终于以幽州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全体幽州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回到幽州后,公孙瓒受到了百姓的夹道欢迎,他们欢呼雀跃,感激公孙瓒和幽州军保卫了他们的家园。
为了犒劳将士,公孙瓒下令大摆筵席,宴请全军。宴会上,公孙瓒亲自为立功将士敬酒,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他激动地说:“此次能够击退鲜卑蛮夷,全靠各位将士的奋勇杀敌。你们是幽州的英雄,是守护百姓的钢铁长城!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斗志,守护好我们的幽州!”将士们听后,纷纷高呼:“愿为主公效死!”
这一战的胜利,不仅提升了公孙瓒在幽州的威望,也让幽州军的名声更加响亮。同时,也让周边其他势力对公孙瓒和幽州军刮目相看。而公孙瓒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强大自身,才能守护好幽州,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开始着手整顿军队,补充兵员,进一步提升幽州军的战斗力,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公孙瓒对俘虏的一万鲜卑士兵进行了妥善处理。一部分愿意归降的鲜卑士兵,他将其编入幽州军,让他们学习幽州军的训练方法和战术,希望能将他们融入幽州军的体系,为己所用。对于那些不愿意归降的鲜卑士兵,公孙瓒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发放了一些粮食和衣物,让他们返回鲜卑部落。他希望通过此举,向鲜卑部落展示自己的宽厚,减少双方之间的仇恨,为幽州边境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同时,公孙瓒也对此次战争进行了总结反思。他意识到,虽然幽州军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长时间的战斗中,后勤补给的压力较大,粮草和箭矢的供应有时会出现紧张的情况。于是,他下令在幽州各地加强粮草储备,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加大对兵器制造和箭矢生产的投入,确保军队在战时能够有充足的装备供应。
此外,公孙瓒还加强了对幽州边境的防御建设。他在边境地区增设了更多的烽火台和瞭望哨,安排专人日夜值守,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敌军的动向。同时,他还组织百姓修建防御工事,加固城墙,提高边境城池的防御能力。
在军事训练方面,公孙瓒根据此次战斗的经验教训,对训练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他增加了实战模拟训练的比重,让士兵们在更加贴近真实战场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同时,加强了各兵种之间的协同训练,提高步兵、弓弩兵和骑兵之间的配合默契度,使他们在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公孙瓒的这些举措,让幽州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百姓们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而公孙瓒也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他期待着在这个乱世中,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强大的幽州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刘备自听闻各方诸侯对贾长生治理荆州之法的讨论后,深受触动,意识到时不我待,在攻打益州的进程上必须加快脚步。此时,他帐下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又有诸葛亮、庞统等智谋之士辅佐,可谓人才济济,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
在营帐之中,刘备召集众人,神情严肃且坚定地说道:“诸位,如今天下纷争,诸侯并起,益州乃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吾等若能据有此地,进可逐鹿中原,退可保境安民。如今听闻各方动态,吾等加快取益州进程刻不容缓,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诸葛亮手摇羽扇,神色从容地说道:“主公,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刘璋暗弱,其麾下虽有众多将领,但人心不齐。吾以为,可先派人深入益州各地,散布主公仁德之名,收拢民心。同时,分化刘璋内部势力,拉拢那些对刘璋不满之人。如此,可为我军进军减少阻力。”
庞统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军师所言极是。此外,我军可兵分几路,奇正结合。一路正面佯攻,吸引刘璋主力;另一路则暗中抄小路,奇袭其后方重镇,打乱其部署,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听后,点头称善:“二位先生所言,皆为良策。就依此计行事。云长,翼德,子龙,你等皆为我军猛将,各领一军,依计而行。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关羽、张飞、赵云三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张飞性子最为急切,大声说道:“大哥放心,俺老张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为大哥拿下益州!”
关羽则抚须微笑:“兄长且看我等建功立业,助兄长成就大业。”
赵云抱拳说道:“主公放心,云定不辱使命。”
于是,刘备大军兵分多路,开始了对益州的快速攻略。关羽率领一支精锐之师,佯装从大路进攻刘璋的主力防线,一时间战鼓擂动,喊杀声震天。刘璋果然中计,急忙调遣大量兵力前往关羽所攻之处,全力防守。
而此时,张飞则带领另一路军队,在熟悉地形的向导引领下,沿着一条隐秘的山间小道,悄悄向益州后方重镇江州进发。一路上,张飞军令如山,严禁士兵喧哗,务必做到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
经过几日的急行军,张飞的军队终于抵达江州城外。此时,江州守将严颜还未察觉张飞大军已至。张飞望着江州城墙,心中暗喜,随即下令攻城。一时间,云梯林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严颜仓促应战,却被张飞的突然袭击打得措手不及。
张飞身先士卒,手持丈八蛇矛,冲在最前面。他吼声如雷,吓得守城士兵胆战心惊。在张飞的勇猛攻击下,江州城很快被攻破,严颜被生擒。
张飞见到严颜,大声喝道:“兀那老儿,见了俺老张为何不降?”
严颜毫无惧色,大声回应:“我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张飞听后,心中大怒,举矛便要杀严颜。但转念一想,主公以仁德为本,如此猛将若能归降,必是助力。于是,张飞收起怒容,亲自为严颜松绑,说道:“老将军忠义,俺老张佩服。若老将军愿降,俺必以上宾之礼相待。”
严颜见张飞如此豪爽,又听闻刘备仁德之名,便决定归降。张飞大喜,厚待严颜,并听从严颜建议,对江州百姓秋毫无犯,一时间,张飞仁义之师的名声在江州传开,百姓纷纷拥护。
与此同时,赵云也率一军,迂回穿插,直取江阳。江阳守将以为大军都在前方抵御关羽,对赵云的来袭毫无防备。赵云领军如神兵天降,迅速突破城门,杀入城中。江阳守军仓促抵抗,但在赵云的勇猛攻击下,很快便溃败。赵云同样约束士兵,安抚百姓,江阳之地迅速安定下来。
而刘备与诸葛亮、庞统则亲率中军,稳步推进,所过之处,因之前散布的仁德之名,又加之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的节节胜利,不少郡县纷纷主动归降。
在刘备大军快速推进的同时,刘璋也察觉到了局势的危急。他急忙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刘璋忧心忡忡地说道:“如今刘备大军来势汹汹,各地纷纷告急,诸位有何良策可退敌军?”
众将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这时,刘璋的部下张松,暗中早已投靠刘备,他故意说道:“主公,刘备乃汉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此次前来,或许并无恶意。不如与他求和,以保益州百姓平安。”
刘璋犹豫不定,他深知刘备此举意在夺取益州,但又担心继续抵抗会让益州百姓生灵涂炭。就在刘璋犹豫不决之时,其另一部下黄权站出来说道:“主公不可轻信刘备。刘备素有大志,此次前来,必定是觊觎益州之地。我军应坚守城池,等待援军,与刘备决一死战!”
刘璋听后,心中更加矛盾。最终,他还是决定先坚守城池,等待其他援军到来。然而,此时益州各地已人心惶惶,不少郡县见刘备大军势不可挡,纷纷倒戈。
诸葛亮得知刘璋犹豫不决的消息后,对刘备说道:“主公,刘璋优柔寡断,此时正是我军加快进攻的好时机。可派人四处宣扬刘璋的软弱,以及我军的仁德,让更多益州百姓和将领归附主公。”
刘备依计而行,派出大量士兵和谋士,深入益州各地,散布消息。一时间,益州各地对刘璋的不满情绪愈发高涨,而对刘备的期待则越来越大。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势力,纷纷选择投靠刘备。
庞统又向刘备献上一计:“主公,如今我军虽连下数城,但刘璋仍有不少兵力据守成都等地。为今之计,可切断成都与周边郡县的联系,孤立成都。同时,对周边郡县加紧攻略,削弱刘璋的势力。”
刘备采纳了庞统的计策,派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分别领军,对成都周边的郡县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在刘备大军的强大攻势下,成都周边郡县纷纷沦陷。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大军已经占据了益州的半壁江山。然而,就在此时,刘备大军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连续的征战,使得士兵们疲惫不堪,粮草供应也开始出现紧张的情况。而且,随着占领区域的扩大,如何治理这些地方,也成为了刘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刘备再次召集众人商议。诸葛亮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已占据益州半壁,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稳定局势。可派清廉能干之士,前往各地,恢复生产,减免赋税,让百姓感受到主公的仁德。同时,选拔当地人才,为我所用,充实我军的治理队伍。”
刘备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吾以仁德为本,定不会亏待益州百姓。子龙,你为人稳重,可负责调配粮草,确保我军供应无虞。云长、翼德,你二人继续整军备战,以防刘璋狗急跳墙,前来反攻。”
关羽、张飞、赵云再次领命。赵云迅速组织人手,在各地筹集粮草,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押运,确保前线的粮草供应。关羽和张飞则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和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而刘备在诸葛亮、庞统的辅佐下,开始着手治理新占领的地区。他们选拔了一批当地有声望且有才能的人士,委以重任。这些人熟悉当地情况,在他们的帮助下,刘备很快稳定了新占领地区的局势,百姓们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在刘备治理新领地的同时,刘璋在成都城中越发焦虑。他看着自己的领地不断被刘备蚕食,却又无计可施。此时,他的一些部下见大势已去,纷纷劝刘璋投降。但刘璋心中仍存一丝侥幸,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挽救益州的局势。
然而,刘备并没有给刘璋太多的时间。在稳定了已占领地区后,刘备再次集结大军,准备向成都发起最后的攻击。这一次,刘备志在必得,他要一举拿下成都,彻底占据益州,为自己的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成都城中的刘璋,也在紧张地筹备着最后的防御,一场决定益州归属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