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海苔香气非常特别,隔得老远都能闻到这种独特的味道,吃起来口感酥脆,比市面上昂贵的海苔干好吃太多太多。
闽东在网络上是出了名的美食荒漠,府城榕城常被其他地方当做闽菜代表,偏甜的菜大多人都吃不惯,包括酸甜口的荔枝肉似乎也不怎么符合省外人的口味。
提到闽菜,最出名的莫过于佛跳墙,但正宗的佛跳墙是真没多少闽中人吃过。
佛跳墙通常选用鲍鱼、海参、鱼唇、瑶柱等山珍海味汇聚到一起,加入高汤和鼓山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一锅高汤吊起来费时费功夫,还有数十种贵重食材煨于一坛,“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因此得名佛跳墙。
地道的佛跳墙也就达官贵人吃得起,普通人能吃到的是酒席上简易版的“佛跳墙”。
说到酒席,清风镇的酒席很好地代表了当地百姓的口味。
沈星还没搂过席,就正月时候顾娘子回娘家吃席的时候打包回一些菜——用本地话讲叫做“拿酒底”。
海鲜就不说了,无非是虾啊蟹的,其中有一道焖冬粉特别美味,红母鲟干贝虾仁等海鲜和土冬粉焖制而成,咸鲜可口,无敌美味,堪称是清风镇酒席的镇席之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杏花村生活的这几个月,沈星尝到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美味,也逐渐习惯了山野平淡的生活。
外头对闽中的印象还有一句特别出名的顺口溜:“蚊子像小鸟,姑娘像大嫂,拖鞋到处跑,稀饭吃到饱。”
闽中山多,蚊子也多,天气湿热,冬天都还能看见蚊子,沈星之前就被咬的满身红包,后头顾葭给他挂了薰蚊香囊就好了很多。
姑娘像大嫂就有些过了。闽中女孩子勤快,靠山又靠海,山风吹海风吹,吹的肤色黑了一些,但这边的姑娘也抗老,三十来岁的小娘子身姿苗条,风韵犹存,依着沈星来看,勤劳漂亮的姑娘多漂亮啊。
拖鞋到处跑倒是事实。“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
拖鞋穿脱方便,往脚上一套就行了,闽中男人尤其爱穿拖鞋,或许这也反映出闽中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性格。
至于稀饭吃到饱,闽中其他地方不知道,清风镇一天最少两顿稀饭是真的,特别是到了食欲不佳的夏天,有的人家天天桌子上都是稀饭(说真的,一天三顿很可怕,用我们这儿的话来讲,吃到流哈哈哈。)
稀饭也有花样,常见就是白粥,绿豆粥,地瓜粥,地瓜干粥,炒点小菜配稀饭就是一顿饭。
中午顾娘子煮的是白粥,就着煎海苔,刚好能缓解煎炸食品的油腻。
上回两口子吵架,顾娘子在其中扮演了不怎么讨喜的角色,这段时间婆媳之间有些尴尬。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沈星碰面依然是笑脸喊着娘,只是心里是真没法把顾娘子当成能真心对待的一家人了。
顾娘子心眼不坏,怪只怪沈星是男人,不能给顾葭生孩子。
沈星又不可能变成女人,他也不可能缺心眼地让顾葭娶别人。
顾老爹对沈星却是真的挺好,思想保守的农村汉子认死理,顾葭睡了沈星,那就得对沈星负责。
当爹的比当儿子的聪明多了,很多事不在于该怎么做,而在于要怎么做。
一提分家顾娘子就歇菜,她一心一意为了顾葭却落得里外不讨好,索性不管了。
婆媳俩默契地达成协议,彼此面上过得去就行。
这会儿一家四口正坐在院子里吃饭,几个年轻妇人牵着小孩进来,先是和顾老爹夫妻打了招呼,接着开口说明来意。
开学第十一天,学堂要进插班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