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元宏里长起身,大夏末年,民怨沸腾,高祖于沛郡起义,贺氏佐之,一举推翻大夏,建立盛朝。
高祖共六子三女,自其薨逝,皇太后贺氏杀其二子,梁王元恢,燕王元怿。
长子齐王在封地谋反,被废徙蜀中而死。
贺后亲子惠帝早殇,于十七岁病故。
高祖存世的皇子中,仅剩远在淮南的四子元恪和六子元恒。
皇太后雷霆手腕,皇室凋零,然贺氏一族却煌煌烨烨,如日方中。
是以没有人料到,元恒会如此直截了当——“该诛”。
整个大殿都陷入死寂。
贺释更是变了脸色。
其子贺产出列,拱手道,“摄政王此言差矣。平阳侯战功赫赫,曾为大盛立下汗马功劳。当年泗水一战,若非霍良拼死,千里驰援,才解高祖围城之困。霍迟孝心可鉴,平阳侯更不知情,何致死罪!”
丞相陈平也跟着出列,淡声道,“儿子私藏五百甲胄,父亲竟然毫不知情,一笔写不出两个霍字,依照郦侯所言,倒真是稀奇。”
外戚向来与权臣不对付。
权力就那么大,你占得多些,他便落的少些,你争我抢,一来一回,不过是逮着空子把对方往死地里踩。
贺释转头去瞧,正对上陈平这老狐狸似笑非笑的眼睛,他正待出声,珠帘后传来一道威严的女声,“行了,争吵什么。”
贺释不由将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哀家将案子交给摄政王,便是以他为主。摄政王秉公严明,照他的意思,平阳侯父子,灭族。”
又是一声霹雳惊雷。
大盛朝风调雨顺,近年来太后的手段怀柔不少。灭族的事,也就在惠帝薨逝那几年杀的人多,此时轻飘飘的两个字,平阳侯上下百十口人命,一代名臣老将,终没落个下场。
贺产欲要再谏,霍迟是他的妹夫,叫他如何忍心妹妹一家灭门绝户!
却被贺释摇头制止。
贺产面上几变,终咽不下胸中这口恶气,朝元恒狠狠剐去。
元恒始终神色冷淡,连眼风都未给旁人一个。
“以后凡是与铸钱案相关事宜,哀家会派人专门跟进,朝堂上不许再议。”
贺太后声音并不大,却平缓有力,响彻在大殿上,“六月哀家与陛下行宫避暑,依照往年惯例,丞相坐阵京师,有事奏报,上将军负责守卫事宜。”
死一家满门,于珠帘后的人来说,不过是再平淡的一件事,根本不会搅扰出行的兴致。
“摄政王在平城吹了多年风沙,如今回来,咱们一家骨肉,正好一同游乐。避暑之行,摄政王同去。”
“是。”
这会儿宋时微也看出些门道。
皇太后才说了摄政王主理铸钱案,如今又要将他带去行宫。有他在京城坐阵,铸钱案还不知会牵出什么来,他一走,贺氏便是有什么首尾,也能抹匀了。
杀了一个霍家,皇太后对贺氏,终究是心软了。
等朝会散了,宋时微又跟着銮舆回了长信宫。
她不是贴身服侍皇太后的侍女,只能侯在外面。随后被传召入大夏殿,“日后铸钱案的进展,由你来跟进,报予哀家知晓。”
宋时微没想到会是自己领了这份差事,愣怔片刻,急忙应诺。
贺后翻着手里的文书,语气和缓,“查办此案的大理寺正,沈清夜是你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