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子昭事发,但仍然含冤示弱拒不承认谋害姜氏之事,甚至当场立下毒誓:“子昭发誓,如若做了对不起姐姐的事,生将受火煎油烤之苦,死亦不得安处!”
姜氏拿出所有的证据,子昭才无可辩驳,姜氏怒极,当即按她的誓言将其全身悬于百十支莲枝烛火下熏烤,直至活生生烤死。
待行刑的寺人将盖着白布的子昭尸身抬出,路过站在廊下的姜氏时,她还是叫住了寺人。毕竟是同根,总是有些痛心和不忍,还想看子昭最后一眼。
但见那渐渐浸出黑黄粘液中带着血渍的森森白布,正覆盖着死无生息的子昭那惨死的尸身,一股寒气陡然升起,她欲掀开白布的手不由缩回。
忽然,姜氏微觉裙裾乍动,她下意识看了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却是夜风吹掀了子昭脚上的白布,立时露出子昭那双烤得红黑、滴着鲜血和尸油的脚,一只脚正好歪抵在姜氏的裙裾上……
看着一双正从身下缓缓而出的血脚……姜氏当即被吓得魂飞魄散!
因惊用力,女医顺势拖拽出婴儿:“生了,生了,平安了!”却见女医双手刚刚托出的婴儿双目已开,正似懵懂地望着四周,众人皆是惊异万分!
“小君?女医?”傅母南急唤,姜氏已经昏死过去。
等了许久,内室刚才的嘈杂声却戛然而止。众人不由万分疑惑,纷纷屏住气息看向紧闭的内室。
孟相其焦急地向内室喊道:“女医为何还不报喜?小君和公子是否已经大安?”
而此时早已在偏殿等得心急火燎的众妃妾们,在听到侧室正殿中传出的一阵阵不寻常的惊呼声后,哪里还顾得上坐等君命。
“小君在那儿受罪,想急死我们吗?”晏陶第一个叫了起来,然后推开守门寺人,第一个冲了出去,急步小跑奔向正殿,其他人都紧跟着出去了,只留下两个苦着脸的寺人。
内室门很快打开,产婆的面上闪过一丝异色,但又迅速勉强浮上一脸喜色,伏跪禀道:“恭喜国君,贺喜国君,小君诞下公子,公子平安,正在清洗包裹,只是小君身子很弱,女医正在为小君诊治,请国君稍候。”
众人齐声恭贺:“恭喜国君,贺喜国君!”
姬掘突虽然十分欣慰,但依然心悬不下:“好好,快为夫人诊治。”
而此时已至深夜,在处理政务所在的北宫侧殿里,灯火通明,众位大臣们俱是心思沉重,却仍在挑灯勤政。
如今郑国除了国母产子是大事,前线还有三场拓疆之战亦是同等大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而就在黄昏时分,终于传来了第一个捷报,前线战势越发喜人,只待最后告捷。随即刚刚公子平安降生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
万事皆定,大臣们皆是精神焕发,正衣冠、整裳襟,向着明堂方向伏地大拜,高声感谢天神与郑国先祖。
熹仪宫内室的门仍然紧闭,众人静静地盯着殿门,面上都已经浮起了狐疑之色。这时,只听陈氏突然道:“哎?怎么这么久都没听到孩子哭啊?”
姬掘突和众人目光齐刷刷猛地射向陈氏,陈氏吓一跳,忙低下头不敢再说。
内室门徐徐打开,神色哀凄的女医怀抱着婴儿走了出来,递向姬掘突:“国君。”
姬掘突看着女医不明所以,小心翼翼地伸手接过婴儿。只见那婴儿双目微闭,一动不动。
姬掘突神情有些恍惚,微抖的手试探婴儿的鼻息:“这孩子……怎么了?”
女医颤声道:“回国君,公子生而开目、初生不啼,现在却又在酣睡,实属罕见,小医……小医也从未遇到过,或许因为是双足先出。
胎头在胞宫过久的缘故,只是……但依小医之见,公子脉息缓而均,气息平稳,征象如常,也是平安之像……”女医说得语无伦次。
秦医师立即踉跄着起身给婴儿望、闻、切一番,良久,终于松下一口气:“请国君放心,正如女医所言,公子是平安之像。”
姬掘突神情复杂地端详着怀中酣睡的婴儿,忙又问道:“夫人怎么样了?”
女医哀凄跪地:“小君气力耗尽,已现绝脉,仅一息尚存,已无力回天……”
这时,只听“哇——”的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