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7章 巴蜀之眸:水库的岁月长歌
第(1/2)页

在广袤无垠的巴蜀大地,山峦与江河缠绵相拥,历史同人文交相辉映。星罗棋布的水库宛如大地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褶皱里。它们是自然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匠心的完美融合,每一道水波都荡漾着岁月的纹路,每一座坝体都镌刻着光阴的故事。当岷江、嘉陵江、金沙江的波涛汇入这些人工湖盆,水利工程便化作流动的血脉,在巴蜀的肌理间勾勒出生命的图谱,而每座水库独特的“前世今生”,更是为这份图谱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注脚。

一、川西高原:雪域平湖的守护与蜕变

二滩水库

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红果彝族乡,雅砻江河谷曾是汹涌江水肆意奔腾的“野性世界”。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巨大能量,在深邃的峡谷中咆哮,既让沿岸百姓敬畏,又因水患频发带来诸多威胁。每到雨季,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农田、淹没村落,当地彝族同胞在山神与水神的传说中,期盼着驯服江水的力量。这种渴望在20世纪末终于迎来转机,1991年二滩水电站破土动工,建设者们面临着世界级的地质难题——玄武岩地层坚硬且裂隙复杂。但他们凭借创新的抛物线型双曲拱坝设计,以240米的坝高如钢铁巨臂,成功将桀骜江水揽入怀中。

如今,这座西南最大水电站水库,每年向川渝电网输送的清洁电能超过170亿千瓦时,足够点亮2000万个家庭一整年的灯火。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库区水域面积达102平方公里,烟波浩渺间,两岸青山如黛。夜晚,坝顶探照灯划破夜空,与翻腾的浪花、闪烁的星辰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工业与自然交融的绝美画卷。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团队还创造性地采用了混凝土预冷技术,有效控制大坝温度,这一技术至今仍是水利工程领域的经典范例。

锦屏一级水库

凉山州盐源县梅子坪乡的雅砻江中游,往昔是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禁区”。这里年均气温仅12c,冬季最低气温可达-15c,空气中的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70。然而,奔腾江水蕴含的巨大水能如磁石般吸引着探索者。自2005年开工建设,建设者们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克服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历时8年建成188米高的大坝和166公里的超长引水隧洞。

如今,锦屏一级水库以491亿立方米的库容,成为雅砻江中游的“龙头”水库。科学的生态调度系统既保障发电需求,又为长丝裂腹鱼等珍稀鱼类守护繁衍家园。每到繁殖季节,水库会专门开启生态放水通道,模拟自然洪水过程,帮助鱼类洄游产卵。库区周边的生态也在逐步恢复,曾经稀疏的植被如今已郁郁葱葱,成为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紫坪铺水库

岷江上游的都江堰市紫坪铺镇,曾饱受岷江“喜怒无常”之苦。在古代,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无坝引水的智慧造就了“天府之国”,但季节性的水患依然威胁着成都平原。为守护这片千年沃土的安宁与繁荣,紫坪铺水库于2001年动工建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这座混凝土重力坝经受住了里氏80级地震的严峻考验,凭借科学抗震设计,在剧烈摇晃中岿然不动。

1112亿立方米库容的紫坪铺水库,成为成都平原当之无愧的“防洪卫士”与“供水宝库”。春灌时,它将生命之水引入都江堰灌区的千万亩良田;枯水季,又保障着2000多万市民的用水安全。同时,水库还承担着重要的发电任务,年均发电量超过30亿千瓦时。在库区周边,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游客可以登上大坝,俯瞰岷江的壮丽景色,感受现代水利工程与古代智慧的完美融合。

二、川南丘陵:江河明珠的璀璨与变迁

龚嘴与铜街子水库

乐山市沙湾区的大渡河,过去水流湍急却未被有效利用,沿岸百姓只能望水兴叹。20世纪60年代,龚嘴水电站率先开工建设,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建设者们靠着肩挑背扛,在陡峭的峡谷中开辟出施工场地。1971年,龚嘴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随后铜街子水电站于1980年动工,两座水库首尾相连,形成中国最早的梯级开发水电站群。

如今,它们年均3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强劲动脉支撑起周边工业重镇的繁荣。清晨,薄雾中的库区,捕鱼小船划过水面惊起白鹭;白天,发电机组轰鸣运转输送光明;夜晚,坝区灯火与江面倒影交相辉映。龚嘴水库的大坝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建设者们留下的标语,见证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铜街子水库的鱼道设计,巧妙地帮助鱼类洄游,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马耳岩水库

宜宾市南溪区云台山麓,曾经因缺水饱受困扰,当地流传着“十年九旱”的民谣。1957年,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勘测队徒步进入深山,用罗盘和皮尺开始了艰苦的前期工作。三代人历时30年,用竹筐背出180万立方米土石,以钢钎凿穿坚硬岩层,终于在1988年建成马耳岩水库。

如今,这座大坝不仅滋养着5万亩农田,保障丰收;更摇身一变成为“生态氧吧”与旅游胜地。水库旁的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建设者使用的煤油灯、草鞋和泛黄的施工图纸。每年雨季,水库的泄洪场景颇为壮观,水流从溢洪道倾泻而下,形成一道白色的水帘。而在旱季,通过精密的灌溉系统,清澈的库水沿着蜿蜒的渠道,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黑龙滩水库

传说中,眉山仁寿的黑龙滩曾是恶龙盘踞的深潭,每逢农历五月,恶龙兴风作浪,水患频仍。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成都平原用水难题,十万建设大军汇聚于此。他们住草棚、啃窝头,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仅靠人力和简单工具,历时8年建成105米高的混凝土溢流重力坝。

如今,“川西第一海”名不虚传——236平方千米水面上,72座岛屿如翡翠散落,每年输送6亿立方米优质水源滋养城市。库区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成为成都重要的备用水源地。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发展,古寺、竹林、茶香,让人流连忘返。在黑龙滩的北岸,还建有水利博物馆,通过沙盘、影像等方式,展示着水库的建设历程和水利文化。

三、川中腹地:水利脉络的交织与演变

鲁班水库

绵阳市三台县受水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东部丘陵地区十年九旱,而西部平原又常受涝灾影响。为改写这一局面,1976年鲁班水库破土动工。建设过程中,当地百姓自发组成“女子突击队”,肩挑背扛参与施工。294亿立方米湖水环绕6沟12弯、89座山头,将岷江水引入梓州大地。

它不仅延续都江堰水利智慧,保障40万亩农田丰收,更凭借独特自然风光成为旅游热点。春日樱花如云,秋日红叶似火,干支渠如毛细血管输送生机。水库的渔业资源丰富,定期举办的钓鱼比赛吸引着省内外的垂钓爱好者。在鲁班水库的管理站,还保存着当年的施工日记,记录着建设者们的艰辛与坚持。

大深沟水库

南充蓬安县国道318线旁,往昔是未被充分利用的山地。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组织专家多次实地勘察,最终确定修建大深沟水库。1500万立方米库容滋养万亩果园,文君岛、望夫岩等70余处景点遍布周边。

建设期间,技术人员发明了“土法爆破”技术,用竹筒装填炸药进行开山作业。如今,金秋时节柑橘飘香,游客不仅能品尝甜蜜果实,更能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感受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传说。水库还配套建设了生态湿地,有效净化入库水质,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典范。

四、川北粮仓:水域枢纽的担当与跨越

亭子口水库

广元苍溪县亭子乡的嘉陵江流域,历史上洪灾频繁。据史料记载,从1949年到2000年,阆中古城遭受较大洪水侵袭达13次之多。为根治水患,亭子口水利枢纽于2009年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工程团队采用了“水下爆破”技术,在不影响通航的情况下进行大坝基础施工。

如今,亭子口水库以4064亿立方米库容成为“定海神针”。2018年特大洪峰过境,它成功削减60流量,守护古城千年文脉。灌溉季,150公里渠道网络将江水引向川北粮仓;发电时,每年可提供约11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水库的生态调度还改善了嘉陵江的通航条件,千吨级货轮可从广元直达重庆。

第(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萌宝别画符了,阎王都被你招来了小焉宝叶灵焉原剑客太古凌冥李天命沐晴晴3366洛尘快穿:妾室争宠守则全家都是主角,唯有我是真炮灰!陆早早谢洄年一拳能打死吕布,你管他叫谋士?奶娃来了小焉宝叶灵焉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陆早早谢洄年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真千金逆风翻盘,绝育傅少好孕妻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浅风不及你情深闪婚,染上惹火甜妻源宗世纪第一部四合院:淮茹十八,傻柱叫妈恋爱三年不领证,闪婚财阀大佬后他急疯四合院重生六零有妻有子有工作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神豪从抖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