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长海的岸边漫步,你可以欣赏到九寨沟独特的自然风光。湖边的树木形态各异,有的枝干弯曲,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有的枝叶繁茂,为长海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绿意。远处的瀑布飞泻而下,水花四溅,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与长海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海不仅是九寨沟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它为九寨沟的其他海子和瀑布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维持着整个景区的生态平衡。同时,长海周边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共同保护。景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保护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等,以确保长海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在长海,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也能体会到它的细腻与温柔。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如诗如画,让你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流连忘返。许多游客来到长海,都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草街水库:嘉陵江上的壮阔水域
草街水库,又称为草街航电枢纽,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街道附近的嘉陵江干流上 ,距离合川区城区约115千米 ,水域面积约为724平方公里 ,是嘉陵江干流的第一大水库 ,库容量达2218亿立方米 。这座现代化水利工程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江面,不仅是重庆水运交通的重要枢纽,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
草街水库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嘉陵江该段的航运条件。过去,此处航道因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大型船只通行困难;如今,凭借着1000吨级单船、3000吨级船队的通航能力 ,成为了川渝地区水路运输的“黄金通道”。站在大坝之上,可见货轮穿梭如织,汽笛声此起彼伏,满载着建材、农产品等物资,往返于重庆与川北、陕南等地,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交流。水面上,白鹭时而掠过船舷,时而停驻在礁石上,与工业运输的繁忙景象相映成趣,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画面。
除了航运价值,草街水库还兼具发电、防洪等多重功能。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 ,每年为重庆输送大量清洁能源,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在汛期,水库凭借巨大的库容,有效调节洪峰,守护着下游数百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当雨季来临,江水在大坝前奔涌,却在科学调度下变得驯服,化作平稳的水流缓缓泄出,尽显“高峡出平湖”的磅礴气势。
沿着库区两岸漫步,青山连绵起伏,植被繁茂葱郁。北岸的龙多山海拔619米,山上佛、道两教古迹众多,如玉佛寺、鹫峰寺等,晨钟暮鼓与水库涛声交织,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南岸的百岁溪湿地公园,占地超千亩,种植着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形成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每逢周末,不少市民会前来骑行、野餐,孩子们在浅滩处嬉戏,老人则坐在长椅上垂钓,享受着这片水域带来的惬意时光。
长寿湖:西南最大的人工胜景
重庆市长寿区东部的长寿湖,是国家“一五”期间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淡水湖 ,水域面积约6555平方公里 ,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泊 。这座被誉为“川东明珠”的湖泊,以其独特的岛屿景观与深厚的长寿文化,成为重庆旅游的闪亮名片。
长寿湖拥有大小岛屿203个 ,这些岛屿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盆景。其中,寿岛由19个岛屿和9个湖湾围合而成,从空中俯瞰,恰似巨型“寿”字,堪称大自然与人工雕琢的完美结合,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祈福。太极岛则以阴阳鱼造型闻名,岛上植被层次分明,春季樱花如云似霞,秋季银杏金黄灿烂,四季皆有不同景致。
湖水清澈碧绿,能见度达2 - 3米,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盛产翘嘴红鲌、鳜鱼、花白鲢等30余种淡水鱼 。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国际钓鱼比赛,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垂钓高手齐聚湖畔,静坐在遮阳伞下,专注等待鱼儿咬钩。当钓竿突然弯曲,人与鱼展开力量的较量时,湖面上欢呼声、水花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而湖畔的农家乐也因鱼闻名,招牌菜“长寿湖鱼面”采用新鲜鱼肉与面粉制成,面条晶莹剔透,入口爽滑筋道,搭配鲜香鱼汤,令人回味无穷。
长寿湖的夜景同样令人陶醉。当夜幕降临,湖边的“长寿湖灯光秀”准时上演,彩色光束划破夜空,投射在湖面形成光影画卷;岛屿上的建筑亮起暖黄色灯光,倒映在水中如繁星闪烁。游客可乘坐游船夜游,感受微风拂面,欣赏两岸灯火阑珊,或是入住临湖民宿,枕着涛声入眠,让身心在湖光山色中得到彻底放松。
大洪湖:长寿区的水乡泽国
重庆市长寿区西北部大洪河中游的大洪湖 ,部分区域涉及四川省境内 ,水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 ,建于1958年 ,是集蓄水、灌溉、发电、水产养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二型水库 ,总库容约为343亿立方米 ,正常蓄水位294米 ,最深处可达25米 ,湖面形态呈枝叶状 ,流域约90公里 。因其湖湾港汊密布、岛屿星罗棋布,素有“千岛洪湖”的美誉。
大洪湖的美,美在原生态的野趣。乘船穿梭于曲折的湖道,仿佛置身于水上迷宫,忽而柳暗花明,忽而豁然开朗。两岸山丘植被茂盛,四季呈现不同色彩:春日里,油菜花田与翠绿山林交相辉映;夏季时,荷叶田田铺满浅滩;秋季中,红叶点缀山间;冬季里,薄雾笼罩湖面,宛如一幅水墨丹青。湖中的青鸡嘴、龙门滩、白坟等岛屿虽面积不大,但草木葱茏,常有白鹭、苍鹭在此筑巢,当船只靠近,群鸟惊飞,场面蔚为壮观。
这里是垂钓爱好者的天堂,湖中鲤鱼、鲫鱼、鲶鱼等鱼类繁多。清晨,岸边早已架满钓竿,钓鱼人静静等待鱼儿上钩,享受着独处的宁静;午后,若有所收获,便就地生火,用湖水煮鱼,撒上一把岸边采摘的野葱,鲜美的香气四溢。湖区周边的村落仍保留着传统农耕生活,村民们划着小船往来,船头堆满新鲜采摘的蔬果。游客可走进农家,品尝地道的柴火饭,或是跟着渔民下网捕鱼,体验最质朴的巴渝水乡生活。
每到冬季,大洪湖便成为候鸟的越冬驿站。成千上万只红嘴鸥、野鸭从北方飞来,在水面上盘旋、嬉戏,洁白的羽翼与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摄影爱好者们背着“长枪短炮”,在此守候数日,只为捕捉候鸟展翅的精彩瞬间。而湖畔的露营基地也热闹起来,年轻人支起帐篷,燃起篝火,在星空下畅聊,伴着虫鸣与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进入甜美的梦乡。
汉丰湖:开州区的城市名片
重庆市东北部开州区境内的汉丰湖,是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工湖 ,水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 ,东西跨度1251公里 ,南北跨度586公里 ,蓄水量约为8000万立方米 ,湖区内有30多个湖湾和41个岛屿 。这座“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湖泊,不仅是开州的生态屏障,更是市民的诗意栖居地。
汉丰湖的生态修复堪称典范。曾因水位涨落形成大面积消落带,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如今,通过种植中山杉、芦苇等耐淹植物,打造小微湿地群,形成了“林 - 塘复合生态系统”。30余万株乔灌木在湖岸扎根,吸引了243种鸟类在此栖息 ,其中不乏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清晨,观鸟爱好者们早早来到湖边,架起望远镜,记录鸟儿觅食、飞翔的珍贵画面;傍晚,夕阳将湖面染成金色,成群的白鹭归巢,构成“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绝美景观。
环湖区域是市民休闲的热门场所。长达40公里的滨湖步道串联起举子园、风雨廊桥、大德生态公园等景点。举子园内,文庙、考院等仿古建筑重现古代科举文化,每逢节假日,身着汉服的游客在此行“开笔礼”、猜灯谜,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风雨廊桥横跨湖面,全长507米,朱红色廊柱搭配青瓦,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是绝佳的观景台。夜幕降临,湖边的音乐喷泉随着旋律舞动,灯光变幻莫测,吸引着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孩童们在水雾中欢笑奔跑,充满生活气息。
汉丰湖还承载着开州的历史记忆。湖畔的乌杨岛,因岛上百年乌杨树而得名,曾是古开州的水运码头,如今虽不见昔日商船往来的繁忙,但老树虬枝仍诉说着过往岁月。每年端午,汉丰湖都会举办龙舟赛,各支队伍在水面奋力划桨,鼓声震天,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也让这片水域的活力与激情代代传承。
龙水湖:大足区的休闲胜地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南部的龙水湖,水域面积373平方公里 ,蓄水量高达1200多万立方米 ,规模相当于大约4个杭州西湖 ,是一处群山环抱、湖水碧波荡漾的自然风景区 。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修建的中型水库 ,集雨面积165平方公里 ,如今已成为成渝地区热门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龙水湖中有108个形态各异的人工小岛 ,这些小岛沿湖延绵约10余公里 ,岛上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如画。春日,桃花岛的千株桃花竞相绽放,粉色云霞铺满岛屿,游客乘船穿行其间,仿若置身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夏日,松鹤岛的松林郁郁葱葱,白鹤、灰鹤在此栖息,清晨可见群鸟绕岛飞翔;秋日,金枫岛枫叶如火,倒映在湖面,将湖水染成斑斓色彩;冬日,湖心岛雾气氤氲,宛如仙境。
湖区的休闲娱乐项目丰富多样。游客可乘坐豪华游船,在湖光山色中品茗观景;也可体验刺激的水上摩托,感受风驰电掣的快感;或是租一艘皮划艇,自由探索隐秘的湖湾。湖畔的温泉度假区更是人气爆棚,其温泉水取自地下1600米深处,富含硫、钙、镁等多种矿物质 ,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泡在温暖的汤池中,远眺湖水与青山,身心的疲惫瞬间消散。
龙水湖周边的人文景观同样值得探访。距离湖区仅15分钟车程的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宝顶山、北山石刻为代表,5万余尊佛像雕刻精美,“千手观音”“六道轮回图”等作品展现了宋代石窟艺术的巅峰造诣。游客白天游览石刻,感受千年文化沉淀;夜晚返回龙水湖,在湖边餐厅品尝“邮亭鲫鱼”,这道菜以现杀活鱼搭配泡椒、豆瓣烧制,麻辣鲜香,配上一碗白米饭,令人食欲大增,随后伴着湖风入眠,尽享巴渝山水的闲适与惬意。
双桂湖:梁平区的生态之湖
重庆市梁平区的双桂湖,水域面积为35平方公里 ,是重庆第二大城市淡水湖 ,也是重庆首批市级重要湿地 ,被誉为“三峡风景眼·重庆生态湖” 。曾经,这里因过度养殖导致水质恶化,如今经过生态修复,已蜕变为城市中的生态明珠。
双桂湖的蜕变始于一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攻坚战。当地政府通过生态移民、河湖连通、环湖小微湿地建设等18项工程 ,清淤疏浚河道,拆除养殖网箱,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如今,湖水清澈见底,水质稳定在3类 ,湖内高等维管植物增至623种 ,脊椎动物达到266种 ,其中鸟类196种 ,青头潜鸭、鸳鸯等珍稀鸟类成为“常客”。清晨的湖面,薄雾缭绕,成群的白鹭在芦苇丛中觅食;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橙红色,候鸟归巢的身影掠过湖面,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
环湖步道是市民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最佳场所。全长20公里的步道依湖而建,铺设着透水混凝土,沿途设置了观鸟台、亲水平台、科普长廊等设施。市民们或慢跑健身,或骑行赏景,孩童们在湿地科普园观察昆虫、认识植物,老人们则在长椅上悠闲垂钓。湖区还定期举办“湿地生态文化节”,邀请专家开展鸟类知识讲座,组织亲子自然研学活动,让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
双桂湖不仅是生态之湖,也是文化之湖。湖畔的滑石古寨,始建于宋代,是川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巴渝古寨,游客可沿着陡峭的石梯攀爬,在寨顶俯瞰湖光山色,感受历史沧桑;双桂堂则是西南地区佛教祖庭,寺内古柏参天,殿堂宏伟,每逢庙会,钟声悠扬,香火旺盛。生态与人文在此交融,让双桂湖成为梁平人引以为傲的城市会客厅。
黎香湖:南川区的山水画卷
在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境内,黎香湖宛如一颗镶嵌在渝南山区的明珠,水域面积约223平方公里 ,海拔约800米 ,湖岸线蜿蜒曲折达65公里 ,拥有38座半岛和1个湖心岛 ,构成独特的龙形水系 。这里山水相依,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3000个 ,是重庆近郊的“天然氧吧”。
黎香湖的自然风光充满诗意。春日,湖畔的梨花、桃花、油菜花次第开放,粉白金黄交织成灿烂花海,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夏季,湖水清凉,四周群山被绿意覆盖,平均气温比城区低5 - 8c ,是避暑纳凉的胜地,游客可在湖边露营,夜晚仰望璀璨星空;秋季,漫山红叶倒映湖中,乘船游览,仿若置身油画世界;冬季,薄雾笼罩湖面,远山若隐若现,宛如水墨丹青。
湖区的休闲度假设施完善,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喜欢运动的游客可选择环湖骑行,18公里的专业自行车道串联起各个景点,途中设有观景驿站,可随时停下拍照;亲子家庭可前往湖畔的儿童乐园,沙池、滑梯、秋千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情侣则适合乘坐浪漫的天鹅游船,在湖面缓缓飘荡,互诉衷肠。
黎香湖周边的乡村旅游同样精彩。附近的中海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白墙黛瓦的巴渝民居错落有致,村民们开办的农家乐主打“生态牌”,食材均取自自家菜园与果园。招牌菜“黎香湖生态鱼”用湖水炖煮,搭配新鲜采摘的野山椒,鱼肉鲜嫩,汤汁浓郁;手工制作的方竹笋炖腊排骨,笋脆肉香,充满山野风味。游客还能参与农事体验,跟着村民采摘蓝莓、草莓,或是学习制作传统豆干,在山水田园间,寻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闲适。
小南海:地震造就的深山明珠
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宛如一颗被时光珍藏的明珠,它是因1856年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原名小瀛海 ,水域面积约287平方公里 ,湖面长度达5公里 ,积雨面积覆盖150平方公里 ,蓄水量约为7020万立方米 ,是中国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地震遗址之一 。这场震级达625级的地震,让山谷崩塌堵塞河流,历经160余年岁月沉淀,造就了如今“湖光山色、奇石幽洞”的独特景观。
小南海的湖水清澈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站在湖边,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若仙境。湖中的朝阳寺岛、老鹳坪岛等岛屿,如珍珠般点缀湖面 。朝阳寺岛上曾建有寺庙,虽已毁于战火,但残垣断壁间仍能窥见昔日香火鼎盛;老鹳坪岛则是鸟类的天堂,春夏之交,成千上万只白鹭、苍鹭在此筑巢繁衍,清晨群鸟齐飞,遮天蔽日,场面极为壮观。
海口处,地震形成的乱石堆堪称地质奇观。巨石形态各异,有的重达千吨,相互堆叠形成天然石拱;有的表面布满裂痕,记录着地震时的剧烈震动。其中,“鹰嘴岩”形似雄鹰展翅,“牛背石”宛如巨牛卧于水边,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沿着湖边的栈道前行,可近距离观赏这些奇石,触摸斑驳的岩石,仿佛能感受到160多年前那场地动山摇的力量。
小南海周边的土家文化同样浓郁。湖畔的土家村落中,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飞檐翘角,古朴典雅。村民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妇女们坐在门前刺绣,鲜艳的西兰卡普图案在指尖绽放;老人用木叶吹奏山歌,悠扬的曲调在山谷间回荡。游客来到这里,可走进土家院落,品尝“酸酢肉”“油茶汤”等特色美食,观看摆手舞表演。当夜幕降临,篝火熊熊燃起,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火光映红笑脸,欢声笑语打破深山的寂静,让人深深陶醉在这片山水人文交融的世外桃源。
巴蜀的湖泊,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长卷。从地质变迁中走来,它们是远古巴蜀湖的今生化身,记录着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岁月流转间,它们又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摩梭人的走婚桥、彝族的海龙寺、巴渝的民俗风情,都在湖畔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里既有泸沽湖、邛海等天然湖泊的鬼斧神工,也有长寿湖、汉丰湖等人工湖的匠心独运,它们滋养着巴蜀大地的万物生灵,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候鸟提供栖息之所,为百姓带来富足生活。
这些湖泊不仅是风景的代名词,更是巴蜀精神的象征。它们包容而坚韧,如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无论是徒步湖畔感受宁静,还是泛舟湖面领略壮阔,每一次与巴蜀湖泊的相遇,都是一场与历史、与自然、与文化的深度对话。愿这些镶嵌在巴蜀大地上的明珠,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芒,继续谱写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