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各自的人纷纷出言,虽然言语间带着自信,但并没有嘲讽之意。
他们本就是同窗好友,这次比试更像是少年意气之争,谁也不愿意输给对方。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各自离去。
回到王家后,王宏发兴冲冲地将县试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王夫人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她温柔地看着四个少年,道:
“你们学习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参加科举了,一定要好好考,莫要辜负了这些年的努力。”
吴承安站在一旁,微微颔首,随后开口道:“夫人,明日我去给三位少爷报名吧。”
王宏发有些奇怪,转头看向他:“这事交给福伯就行了,何必你亲自跑一趟?”
吴承安笑了笑,解释道:“福伯要打理醉仙楼的事务,抽不开身。”
“而且,我过去也能顺便打探一下县试的消息,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宏发想了想,觉得有理,便点头答应:“那好吧,你路上小心些。”
吴承安自考奋勇,当然不单单为了报名的事,还要询问武举之事。
马将军这五年都没有升迁,这两年大坤王朝又在蠢蠢欲动,马将军每天都亲自带着人巡视,十分繁忙,他也不好去打扰对方,只能自己去打听武举的事。
次日,清晨,吴承安独自来到县衙。
县衙门口已经排了不少前来报名的学子,他站在队伍中,静静地等待着。
轮到他时,他上前向负责登记的衙役递上了王宏发、蓝元德和谢绍元三人的名字,并缴纳了报名费用。
登记完毕后,他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向衙役微微拱手,问道:“这位差爷,不知武试的报名是否也在此处?”
那衙役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年纪虽轻,但气度不凡,便耐心答道:
“武试的报名在县衙西侧的武备司,不过,小公子是读书人,为何要打听武试?”
吴承安微微一笑,道:“只是好奇,想了解一下。”
衙役点点头,倒也没多问,继续说道:“武试分三场,首场考骑射,次场考步射,末场考刀枪武艺。”
“报名者需年满十四,且需有保人作保,确保身家清白。”
吴承安认真记下,又问道:“那武试的日期和县试是否冲突?”
衙役摇头:“武试在县试之后,通常是县试放榜后的第十日举行。”
吴承安心中了然,拱手道谢:“多谢差爷指点。”
衙役摆摆手,笑道:“小公子客气了,若真想参加武试,记得提前准备,武试可不比文试,没点真本事可过不了关。”
吴承安点头,随后转身离开。
他站在县衙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要参加武试!
但若是他没有参加文试,如何向王夫人和家人交代呢?
想了想,他决定向和自己的父母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