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没有马上送给张学良,而是立即召集参谋部人等开会。
会议上,罗涛拿出近期几份报纸。
众人看后,才了解了大概。
参谋部等人迅速总结:
5月30日,英巡捕在南京路枪杀13人,重伤数十人,引发国人愤怒。
6月1日,上海总罢工、罢课、罢市,全国多地响应,形成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
而大帅此时,正以‘调停金佛郎案’为由,率奉军入关争夺北京政权,对沪上局势采取‘观察’态度。
时任淞沪戒严司令邢士廉为奉系将领,但奉天方面为避免与列强直接冲突,下令奉军按兵不动,任由英日海军登陆。
电文要求‘暗查赤党’‘支持取消治外法权’,说明大帅对某些力量的警惕,更暴露其借反帝运动向段祺瑞政府施压的意图。
电文已经收到了半个小时,不能再拖延不送。
陈卫熊说:“既然让老唐护送,就不能不去,目前响马哨驻守的是混成旅步兵一团,都带上吧!”
唐枭把电文送过去时,张学良已经睡了,只好叫醒他。
看完电文,张学良眉头拧成了疙瘩。
十天前,他在天津获悉此事后,愤慨不已,将自己的两千大洋私款,交给秘书唐海。
以‘一个中国军人’的名义,匿名汇给了几个最困难的死难学生家属。
之后,又以个人名义,给《大公报》发了电文。
两天后。
署名文章《致上海五卅爱国学生电》登上了《大公报》头版:
“报载上海学生因援助失业工人,为英租界巡捕开枪轰击,死伤多名。
展诵之余,曷胜悲悼。
痛我莘莘学子,竟被摧残,莽莽神州,天道何在?
积弱之国,现象如斯,凡我国民,宜知奋勉。
兹本人类爱群之心,谨以廉俸所入,捐助二千元,即日由中国银行汇上,藉慰死伤。
宵烛寒光,力难远及,聊以尽心而已。
临颖雪涕,不尽欲言。”
其文辞恳切,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担当,赢得了一片赞扬。
张学良长舒了一口气,轻声道:“明早启程!”
“是!”
第二天一早,马龙潭知道以后,把唐枭扯到了院子里。
“……这事儿,他张雨亭干的不地道,怎么能任由那些外国人的海军登陆上海?”老爷子气呼呼道。
唐枭不吭声,眉头紧锁,他也想不明白。
随后一声长叹,叮嘱道:“振羽呀,记住干爹的话,去了以后,千万别做出头鸟儿!”
“嗯,我知道了。”
唐枭带着混成旅步兵一团,护送张学良夫妻二人,匆匆踏上了行程。
先说响马哨这边。
唐枭带兵离开后,赵木迅速调步兵旅一个团回防。
马龙潭无官一身轻,和老伴在唐府住了足足一个月,才动身回去。
这期间,陈卫熊拉着老爷子,考察了曲子明提上来的一些政务人选,让他帮着掌眼。
话说马龙潭那双眼睛,让曲子明等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中警察所所长人选,是依兰道公署警署推荐来的,此人姓温,老家就在响马哨,之前在佳木斯警署做巡警小队长。
马龙潭只和他聊了几句,就让他出去了,随后对陈卫熊说:“这人不行,抽大烟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的饥荒!”
陈陈参谋长和曲子明惊讶,这姓温的体格健壮,衣着打扮虽说并不华贵,也不寒酸。
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