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自家主子心满意足的笑,阿木只觉得牙酸,又不禁佩服起自己来,毕竟在他看来,他家主子这人之所以这么些年还是个光棍汉,八成是缺了他这个助攻的原因。
如今既然他已经来了,那就必然不能让他家主子错过乡主。
要说阿木也才是第一次认识崔清漪,但却对她成为自家主母这件事毫无意见是有原因的。
北地寒冷贫瘠,普通百姓一家辛苦劳作一年收成的粮食只能勉强够全家人不饿肚子,若是碰上老天爷不给面子的年月,饿死冻死的比比皆是。
阿木的父母爷奶死于雪灾,他命好被主家的卫队路过捡了回去。
被捡回去的阿木没有再饿过肚子,但只要是体验过饥饿感觉的人一般都不会再忘记那种滋味。
再后来阿木仍旧见过很多饿肚子的人,在逐渐长大的这些年里只要是灾荒年月他都会在灾时跟随主家卫队出门赈灾,在灾后清理路边堆积的尸骨。
那样的场景看多了人其实是会麻木的,但这并不妨碍阿木年年都在祈祷今年是个好年月,祈祷北地的百姓们有一天都能吃饱肚子,不再挨饿。
崔清漪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阿木耳中便是和新粮种挂钩,虽然阿木还不知道这所谓的能让全大晋百姓都吃饱肚子的新粮种到底是什么,但他潜意识里就是会觉得若是自家主子能娶得东平乡主,是意外更是天作之合。
他阿木愿意尽自己毕生的功力,助主子达成心愿。
……
京魏带着阿木准时赴约,阿木一来便和满月凑到一处,两人嘀嘀咕咕不知在交流什么。
崔清漪在两人都将手伸向袖子时选择收回了目光,不管这两人有什么小秘密,崔清漪想她大概都是不知道为好。
她将目光转向京魏,大抵是因为有了继续相处下去的想法,崔清漪不自觉的就开始关注起这人来。
京魏今日依旧是一身玄色的锦袍,外面罩着同色的披风,肩宽腿长身高优越的男人穿着这一身便显的气质尤为出众。
加上他一来就径直去了鸿雁茶楼东家的包间,也惹得不少人时不时朝着这里投来好奇的目光。
好在茶楼包间的隐私性不错,即便是伸长了脖子也看不见什么。
京魏对周围好奇的目光更是视若无睹,在包间内简单打量后便将目光落在茶桌上。
他十分自觉,也不等别人伺候,自动自发的开始摆弄起桌上的茶具。
大抵是这东西对他来讲过于小巧,京魏添茶取水的动作看起来有些笨拙,一不小心便有一颗圆润的红枣从木夹掉落,咕噜噜滚到了崔清漪手边,崔清漪下意识伸手去接,等她将红枣捏在指尖,京魏便握着茶壶的把手靠近。
红枣落进茶壶的瞬间,咚咚锵锵的鼓乐声响起,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对话,却有种难以言喻的默契。
等着戏唱到一半,两人才开始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的讨论起来。
崔清漪捡了块后厨新做的糕点,尝了一口点了点头,等着小口吃完自己的,又捡了一块朝身边人递了过去。
许是头一次有人如此自然的和他分享食物,还是自己向来不太感冒的糕点。
但京魏没有丝毫犹豫径直接了过来,比起崔清漪的细致,这人一口下去糕点便少了一半。
没有想象中过分的甜腻,是他能接受的口味,京魏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嗯,不错。”
两人相处的时间竟意外的没有崔清漪预想中的尴尬,看起来大男子主义爆棚的京镖头事实上是个十分随和还有些好奇心重的人。
具体表现在,他对着蒋家班众人身上的戏服问了崔清漪很多问题,好在崔清漪对秦腔有过十分深入的研究,也不至于被问住。
崔清漪对乡主府未来的男主子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不在家世背景,也不在这人是否举官入仕,在于他是否有某种吸引人的特质。
至于这种特质具体是什么,你要让崔清漪自己说出个一二三来,她也说不上来,这就跟现代社会很多人找对象一个感觉,问就是别问,人家有自己的标准。
正月底,乡主府的地龙竣工,京魏带着阿木来替崔清漪搬家时送了一只像是刚刚离窝的雏鹰。
崔清漪一瞧见这雏鹰就笑了,如果她没记错这应该是聘礼清单上的其中一件。
京魏不提其他,只一个劲儿的的教崔清漪该如何和雏鹰建立感情。
“北地荒凉辽阔,商队一走就是许久,人们培养信鹰来送信,无论男人离家多远,只要看见来自家里的鹰,便知道该到了回家的时候。
乡主,以后只要你放飞这鹰,魏即刻便可归家。”
京魏目光灼灼,他在提醒崔清漪,是时候该准备给他的聘礼了。
有些时候有些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崔清漪伸手接过偏着脑袋看她的雏鹰,想了想,若是要按照北地的习惯置办聘礼,需要的时间怕是不短。
此刻的两人都没有想到,在今后的生活里,京魏反倒成了那个时常放飞信鹰,催促娘子回家的人。
繁华落幕之后,生活回归应有的平静。
女学重新开课
只是这一次女学的主事人完全变成了蒟蒻,崔清漪只坐在办公的屋子里压阵。
人总会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中不断成长,蒟蒻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她站在众人中间,自信却不倨傲,崔清漪瞧着她颇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