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春虽然来的晚,但是一直很受掌柜的器重。
但她是个低调的性子,从来不曾仗着自己在掌柜的那里有几分面子就和这些绣娘们别苗头,众人也一直以为陈迎春是个温柔的性子,可眼下看着她的模样,众人皆有些意外。
刚刚居高临下欺负齐圆的绣娘对上陈迎春瞬间怂了,陈迎春针线活厉害,做的绣品在锦绣坊可是一等品,她若是真去掌柜的面前说让自己走,自己怕是真的会丢了这活计。
但她也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承认自己害怕陈迎春。
她瘪了瘪嘴,“陈迎春,我这是在教新来的人做事,你跳出来做什么?”
陈迎春可不吃她这一套,她虽然来的晚,但也知道锦绣坊的绣娘都是由掌柜的直接调遣,大家手里都有本事可没有谁教谁做事这一说。
陈迎春:“在刺绣这个行当,我尚且不够资格教她做事,你算哪根葱。”
听见陈迎春的话,锦绣坊的几位绣娘都将目光放在齐圆身上,明明就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难道比陈迎春还厉害。
只有真正在崔氏女学学习的人才知道陈迎春这话并不是夸大其词,齐圆虽然年纪小但和李苗都是蒟蒻师傅的亲传弟子,比女学里任何一个人都更早跟在师傅身边学习。
据说下学期,齐圆和李苗就会跟着蒟蒻师傅学习双面绣,那可是崔氏女学两位师傅的独家绝技,就是陈迎春都还没资格开始学呢。
齐圆在身后拽了拽陈迎春的袖子,而后从陈迎春背后走了出来自己站在绣娘面前,声音清脆稚嫩却带着别样的自信,
“这位姐姐,在锦绣坊您是我们的前辈,若是真心实意的指导自然没什么问题,但若是借着教导的名义行为难之实,那着实没什么必要。
我们这些个人虽然年纪小,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人欺负的。”
齐圆刚刚就是被绣娘疾言厉色的模样吓住了,有了陈迎春这个自己人在前面她也很快恢复了镇定,但她无心在这里和人起冲突,只想赶紧去看看需要她们完成的任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齐圆最早跟在蒟蒻和崔清漪身边,自然从她们身上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
淡然,坚韧。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总能在人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
齐圆和李苗几个算是崔氏女学第一批走入社会进行实践的学员,蒟蒻这个做师傅的自然有百般的不放心。
恨不得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事情统统叮嘱一遍,但最后还是只跟孩子们说了一件事:
“出门在外要互相照顾,咱们不惹事但也别怕事。切记与人为善,但若是被人欺负了也别一味的忍着,还有我和崔师傅替你们做主呢。”
蒟蒻想的是,她和姑娘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好歹也是得了太后娘娘金口夸奖的人,在锦绣坊掌柜的面前也有一两分薄面,照顾几个学生不成什么问题吧。
陈迎春带着自己的小师妹们离开,她以往都是接了锦绣坊的任务回家做的,但这会儿害怕几个年纪小的师妹们留在绣坊里会被暗戳戳的使绊子,她头一次留在锦绣坊干活。
其实在这一刻,以崔氏女学为派系的绣娘联盟正在慢慢形成。
有了陈迎春的照看,齐圆几个在锦绣坊内的实习十分的愉快和充实。
期间几个小姑娘们明显同出一派又各有千秋的针线技艺让锦绣坊的绣娘们大开眼界。
绣娘们也不管此刻在她们面前的是不是几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遇上拿不准的问题都会问问她们,一时间锦绣坊内倒是其乐融融一片。
很多时候,实力才是赢得她人尊重的硬条件,崔氏女学的雏鸟们开始扇动着翅膀学习飞翔。
整个腊月,崔清漪基本都是闭关状态。
明年茶楼竣工,若是她想要自己的茶楼在东平县一炮而红,那就必须拿出新颖又吸引眼球的东西。
秦腔这种发源于西北的戏剧形式对东平县的百姓来说肯定足够新颖,难的是秦腔的戏文和鼓乐腔调。
要想在茶楼开业当天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练习和编排。
老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便是现在就有合适的戏班子进行排练,崔清漪都不能保证开业当天的表演能达到自己期待的水平。
这么一想,她好像真的真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崔清漪特意下了帖子邀请范慧一起去听戏,马上临近年节范慧作为齐家的女主子要操心的事情着实不少,往年还有齐圆帮忙搭把手,今年齐圆不在是真的事事都要她操心,好在都是做熟了的事情,也没叫她狼狈到哪里去。
接到崔清漪的消息想想便收拾好自己准备去赴约,齐墨轩从范慧这里得知崔清漪要去看戏硬生生忍下了想要催稿的冲动,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南城先生辛苦了一年,不就是看看戏,这都是应该的。”
东平县有几个不大不小的戏园,但基本都是流动戏班子,也就是不会固定在东平县县城内表演,而是一年四季在整个东平县乃至清河郡内流动演出。
有时候运气好了,能被富贵人家请到府内包场唱上几天的戏,但这种机会很少,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戏班子都是每到一个地方便搭起戏台,摆上台子售卖戏票牟利。
说来说去赚的都是些辛苦钱。
眼下崔清漪和范慧来的就是刚刚来东平县演出的戏班子,这戏班子明显有些底蕴,崔清漪一路注意观察,无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服装上都很不错。
范慧从小长到大,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的坐在前排的位置看戏,坐在这里的时候她还有些拘谨,毕竟这种花银子让自己享受的事情对她来讲真正是破天荒头一遭,她竟然莫名有种负罪感。
但看着崔清漪一副淡定至极,习以为常的模样,范慧也慢慢的镇定下来,开始将心思放在台上的演出上。
崔清漪从前并不喜欢听戏,真正喜欢上看戏也是从来到大晋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