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也分很多种类,光是崔清漪知道且吃过的就有不下三四种,但前世作为地道的北方人,崔清漪光是知道笋子好吃,至于种类什么的没仔细研究过。
所以现在她其实也不知道酸笋到底是用什么笋制作的,或者不管哪种笋都可以用来制作酸笋,反正试一试就知道了。
而且笋这东西清河郡境内都有长价格也不高,试一试也没多少成本。
进了十月,崔清漪心里就开始惦记起她们送到京城给太后娘娘贺寿的双面绣,随着太后寿诞越近崔清漪这心里越是紧张。
虽然她已经极力在说服自己那百寿图中规中矩并不会犯什么忌讳,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万一贺礼送往京城的过程中出了什么差错呢?
万一周砚修这人人缘不好,在京城树敌无数有人想借着贺礼给他使绊子呢?
事实上,崔清漪担心的是有点道理的,周砚修这人在京城是有仇家。
但若说就这么让人使了绊子却没那么容易,周研修送给太后的寿礼走的是自己的渠道,全程都由他身边信得过的人护送,到了京城又有他留在京城的人手照看,拿了他的牌子就可以一路直接送到宫里去。
这中间除了周砚修信得过的人,压根不可能有外人接触到这些东西。
虽然这并不符合各地官员向太后贺寿的流程,但周研修是太后娘家的亲侄子,谁会没眼色的去挑他这个毛病。
而让崔清漪时刻挂心的贺礼,在中秋节前夕就经过内务府检查之后送进了太后宫中,经过最后一道检查后呈到了太后跟前。
听说是东平县的贺礼送到了,皇帝下朝之后也直接到了太后宫中。
皇帝来时,太后娘娘正捧着百寿图在看,太后身边的女官也凑近了仔细的瞧,两人还嘀嘀咕咕的在说些什么,女官脸上还带着一抹惊艳。
皇帝陛下只是扫了一眼没当回事,一幅刺绣的百寿图没什么大不了的。
太后看了半晌笑着吩咐女官去传寿王妃,“她不是一直吹嘘自己的绣技多厉害,今日就叫她知道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女官欢快的应了一声便去了,太后娘娘和寿王妃年轻时交好,如今年纪大了也时常找寿王妃进宫作伴。
太后这模样倒是让皇帝起了几分好奇,“母后这是得了什么好东西?”
皇帝陛下坐拥四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但他孝顺太后愿意哄着太后高兴。
太后是真的高兴,示意女官将百寿图展示给皇帝看,“皇帝看看,这是砚修送上来的东西,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提到周砚修皇帝也顺口说道 :“他这几年在清河干的不错,朕都看在眼里,前几日还让人送信说是过年要送朕一份大礼呢。”
闻言太后笑的更高兴了,她拍了拍皇帝的手:“知道你疼他,但也别一味的纵着他胡闹。”
皇帝附和的点点头,眼神转向面前的百寿图,半晌后他评价道:“这是砚修找来的绣娘,这绣工确实精湛,他有心了。”
皇帝看过的好东西不少,就是前年他的寿辰还得了寿王妃亲自绣的一架屏风,如今就在御书房里摆着呢,能让他夸上一句足可见这幅百寿图确实不错。
太后又是笑了笑,示意皇帝再看看。
两个宫女调换了位置,将百寿图的另一面露了出来。
半晌后,皇帝哈哈大笑:“我大晋真是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寿王妃进宫后也对东平县进贡的双面绣百寿图赞叹不已,她这人一辈子精研绣技,就是成了寿王正妃也没落下手里的功夫,如今京城各家还都以家中有一两幅她曾经的绣品引以为荣呢。
可她做了一辈子绣活,也没想到这绣品还能做成这个样子,说一句巧夺天工都不为过。
寿王妃心动不已:“太后娘娘,这绣娘技艺不凡何不将她召到京城,届时弟妹我也能腆着脸学上一学。”
寿王妃没别的意思,她单纯就是见着厉害的技艺手痒。
太后伸手点了点她:“你可算是承认这天下有人刺绣的手艺强过你了 ?”
寿王妃浑不在意的摆摆手:“太后您可别打趣我了,咱们大晋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四海清明,人才辈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后浪拍前浪,我就是那前浪。”
寿王妃不仅刺绣的手艺精湛,这说话的艺术也是一套一套的,几句话不仅恭维了皇帝和太后,又将自己 的位置始终摆在下首,也难怪太后喜欢召她进宫说话。
等着笑够了,太后才继续说道:“让她来京城怕是不能,砚修说了这绣娘在东平县开了一家女学,专门给女子们传授刺绣,左右宫中不缺绣娘,就让她待在东平县吧。”
这也是周砚修在给太后娘娘的私信里专门说过的,他觉得太后要是喜欢这双面绣大可以从宫中挑两个绣娘到东平县去学,至于崔清漪在绣品完成的时候他就问过愿不愿意随贺礼一道前往京城。
等着贺礼呈上去,太后娘娘一高兴八成会留她在宫中,但崔清漪当场就拒绝了。宫中规矩繁多,她好端端的为何非要去那里受罪。
左右崔清漪愿意将双面绣拿出来教给其他人,周砚修也没为难她,并且出于对自己治下百姓的维护,替她在太后面前美言了几句。
寿王妃一怔,“这绣娘竟有如此胸襟,愿意将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她人。”
时下人们但凡身有绝技,都恨不得捂得紧紧的,就连寿王妃初初跟着师傅学习刺绣时也被诸多为难,如果不是她心性坚韧又肯动脑子自己琢磨,怕是最后也一事无成。
所以这也是寿王妃都到如今这个地位了还肯见那些带着绣品上门的千金的原因,她总想着万一有人真的愿意学呢。
大家都是女人,太后又有心想给亲侄子周砚修做脸,加上寿王妃在一旁建议,还没等寿宴开始,一道褒奖的懿旨便拟好了。
崔清漪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蜗居东平县,这辈子还有机会见到天家来使。
秦姑姑匆匆忙忙从县衙赶回来说是让她准备好接旨的时候,崔清漪整个人都是懵的,要不是看秦姑姑的脸色知道最起码不是掉脑袋的旨意,她八成会腿软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