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东山升起的薄阳,喃喃自语道:“若真如静物师父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这些痛苦欺辱,不过是幻觉吧。”
他慢慢将肩上的粪桶扶稳,向前走去。山风掠过,他的薄僧衣鼓起些微皱褶,像极了在风中颤动的莲叶,破碎着。
这一日,静物法师把棒梗叫到跟前。棒梗见了法师,先行了礼。
静物法师问道:“你在正业堂干活儿,可还习惯?”
棒梗说道:“并无不惯之处。”
静物法师道:“我知道永志那孩子气量狭小,屡劝不听。我瞧他经常欺负你是个新来的,可有这回事儿?”
棒梗说道:“师父说过,一切逆境菩萨皆是修行助力。何况他并没有真正的欺负我。”
静物法师觉得这回答甚是奇怪,不由得问道:“欺负就是欺负,没欺负就是没欺负。怎说他没有‘真正’欺负过你?”
棒梗道:“自在随心,不假外物,他怎么欺负我?”
法师又问道:“他打你,你难道不疼吗?”
棒梗说道:“痛是一时的。没有伤到筋骨,更没有伤到性命。”
法师又道:“那若伤及你的筋骨,甚至伤及你的性命呢?”
棒梗答道:“那就不是欺负的问题。倘若伤及我的性命,我总是要还手的。”
静物法师不由得赞叹道:“当时你母亲把你送来时,说你与佛有缘。我仍是不信,险些让美玉埋于朽土之中。”
棒梗答道:“师父这话更应了——永志师兄是逆境菩萨。”
静物法师沉吟片刻,说道:“那我也不能任由着他这么欺负你。你有佛缘,机缘一道,智慧自显。我打算把你调到其他地方去服劳役。你有想去的地方吗?”
棒梗答道:“弟子想去藏经阁。”
静物法师问道:“哦?为何想去藏经阁呢?”
棒梗道:“寺内一切典籍皆在藏经阁。我听说几位有见解的师父,也时常在藏经阁里。若遇佛法疑难,我可以经常前去请教他们。”
静物法师不自觉地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这孩子天资聪慧,与佛有缘,更懂精益求精。
于是说道:“好吧,那明日你便去藏经阁报到。我会知会他们,派你去打扫藏经阁。”
棒梗听静物法师说完,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师父,弟子告退。”
护国寺的藏经阁与其他寺庙略有不同。
其他寺庙的藏经阁多以佛经为主,而护国寺的藏经阁里不仅有佛经,还有许多武学经典。因此,这里才被称为“护国寺”。
正因为典籍丰富,藏经阁也成为寺中重地之一,平时不对外开放。来这里打扫的小和尚,皆是经过特别筛选——去除那些笨手笨脚、粗心大意的,以防损毁经典古迹。
棒梗第一次踏进护国寺的藏经重地,只觉肃穆庄严。细碎的脚步声在大堂内轻轻回响,仿佛走得急了点儿,便是对这庄严气息的亵渎。
入了大堂,往右手走去,推开一道沉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井然有序的高大书柜。棒梗扫了一眼,大多是佛教经典与各类文史典籍,皆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空气中混合着旧纸、木料与檀香的味道,沉静、幽远。
再往深处走,过了一个小门,是一间较小的厅。厅内放置着许多佛教典籍的原本,有些古籍看上去已是残页斑驳、封面泛黄,显然年代久远。
棒梗从架子上取出一本《般若心经》,正欲翻阅,忽听背后有人说道:
“你是不是想看啊?但得先找住计僧借阅。现在是打扫卫生的时间,你还是先去把活儿干了吧。别在这里偷懒,被别人看到可不好。”
棒梗回头看去,只见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长得也算英俊,眉眼间带着点儿不怀好意的笑意。
那人指着最里边的一间门说道:“那边还有一间小屋,你过去打扫那里吧。扫完了记得来报一声,别耍滑头。”
棒梗没有反驳,只是轻轻颔首,将手中的《心经》合上,恭敬地放回原位,转身朝那小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