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5章 品牌塑造,提升形象
第(1/1)页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薄雾,洒在云溪村新立的青石村碑上。夏澜站在碑前,手指轻轻抚过上面镌刻的\"仙缘云溪\"四个大字,以及右下角那个精致的竹编图案logo——七位仙女手牵手围成圆圈,中间是抽象的山水纹样。这是杨大爷花了三天时间亲手编织的原型,再由设计师优化后的村品牌标识。

\"夏书记,这碑立在这儿,咱们村可算是有"脸面"了!\"老支书赵德柱不知何时来到身后,手里提着早烟袋,眯眼打量着石碑,脸上是掩不住的骄傲。

夏澜退后两步,审视着整体效果:\"赵叔,这可不只是脸面,是咱们村的"金字招牌"。以后游客一看到这个标志,就能想起云溪村的好。\"

石碑旁,几个工人正在安装最后一块导览牌,上面同样印着那个竹编logo和\"仙缘云溪,慢享时光\"的宣传语。这是夏澜花了半个月时间,带着团队反复推敲确定的品牌核心。

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称号下来后,云溪村的游客量持续攀升。但夏澜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虽然游客满意度很高,但网络上的评价却五花八门,有人称这里是\"竹编之乡\",有人说是\"仙女传说发源地\",还有人记得\"古道徒步胜地\"品牌形象模糊不清。

\"必须统一形象,强化记忆点。\"夏澜在村委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就像一提西湖就想到断桥,一提凤凰就想到吊脚楼,我们云溪村也要有自己的标志性符号。\"

为此,她专门请来了省里知名的品牌策划团队。三天闭门研讨后,他们从七仙女传说中提炼出\"仙缘\"这一核心概念,结合云溪村云雾缭绕的地理特点,确定了\"仙缘云溪,慢享时光\"的品牌定位。

\"这八个字,既突出了我们的文化特色,又契合现代人对慢生活的向往。\"夏澜向村干部们解释,\"所有宣传物料、产品包装、景点标识,都要统一使用这个口号和logo。\"

起初,村民们对这套\"花哨玩意儿\"将信将疑。老支书私下嘀咕:\"种地吃饭的庄稼人,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干啥?\"直到夏澜带着第一批印有logo的竹编产品参加县里展销会,价格比原来高出三成还被抢购一空,大家才意识到\"品牌\"的力量。

\"夏书记!\"杨大嫂风风火火地跑来,手里挥舞着一部手机,\"你快看,咱们村上电视了!\"

手机屏幕上正在播放省电视台《美丽乡村》栏目,镜头里,云雾缭绕的云溪村若隐若现,配着悠扬的古筝音乐。主持人站在七仙女井旁,背后是清晰的竹编logo:\"这里是被誉为"人间仙境"的云溪村,一个将神话传说与现代休闲完美融合的世外桃源\"

夏澜眼前一亮:\"这是上周省台来采访的片子?这么快就播出了?\"

\"可不嘛!\"杨大嫂兴奋得满脸通红,\"我娘家表妹从县城打来电话,说半条街的人都在看!她开小超市的,问能不能代卖咱们的竹编产品!\"

夏澜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但要统一用新包装,价格也要按标准来。\"她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已经让李强制定了《云溪村品牌产品授权管理办法》,规范合作商户的行为。

品牌效应比预想的来得更快。电视台报道播出后,云溪村的搜索量暴涨,民宿预订电话被打爆,连带着周边几个村的旅游也跟着沾光。更让夏澜惊喜的是,许多游客开始主动拍摄带有竹编logo的景点发到社交平台,仙缘云溪话题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短短三天就突破百万。

\"夏书记,咱们得趁热打铁!\"返乡创业的李强拿着平板电脑,展示他设计的社交媒体推广方案,\"我联系了几个旅游博主,邀请他们来体验"仙女的一天"主题活动,全程穿古装、学竹编、品仙井水\"

夏澜眼前一亮:\"这个创意好!不过要注意分寸,别太商业化失了本真。\"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可以请杨大爷现场教他们编简易仙女发簪,作为纪念品带走,既宣传了非遗技艺,又强化了品牌记忆。\"

正说着,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县旅游局张局长的电话:\"夏澜啊,省里要评选"十大乡村旅游品牌",我把你们村报上去了!下周评审团来考察,你准备准备!\"

挂掉电话,夏澜既兴奋又紧张。省级品牌评选竞争激烈,云溪村虽然发展快,但毕竟起步晚,硬件条件比起那些老牌景区还有差距。

她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制定迎检方案。李强负责网络舆情和宣传物料,杨大嫂组织村民排练\"七仙女\"情景剧,老支书负责环境整治,夏澜自己则主抓品牌展示系统的完善。

三天后,当夏澜站在村口迎接评审团时,云溪村已经焕然一新。从村口的石碑到路边的垃圾桶,从工作人员的制服到产品包装,处处可见统一的竹编logo和\"仙缘云溪\"字样。甚至连村民家的门牌都换成了特制的竹编款式,上面烙着品牌标识。

\"夏书记,你们这个品牌系统做得很专业啊!\"评审团团长、省文旅厅王处长一下车就被村口的品牌墙吸引,上面用竹艺呈现了云溪村的品牌故事和核心价值。

夏澜微笑着引导参观:\"我们坚持"一草一木皆品牌"的理念,希望游客从踏入云溪村的第一步,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

考察路线经过精心设计:先在七仙女井观看情景表演,体验\"仙女祈福\"仪式;再到文化展馆了解竹编非遗技艺,亲手制作迷你竹编logo;接着沿着古道漫步,感受\"慢享时光\"的惬意;最后在村民食堂品尝\"仙女宴\",每道菜都融入了传说元素。

评审团成员们全程兴致勃勃,不时拍照记录。在杨大爷的竹编工坊,王处长拿着刚编好的小竹篮爱不释手:\"这手艺真绝!更难得的是把传统工艺和现代品牌结合得这么好。\"

最精彩的环节在傍晚。夏澜特意安排了\"品牌点亮仪式\"——随着她按下按钮,全村灯光渐次亮起,每一处光源都巧妙地勾勒出竹编logo的轮廓。七仙女井旁的灯光秀更是将传说故事投射在雾气中,如梦如幻,评审团成员们纷纷惊叹鼓掌。

当晚的反馈会上,王处长给出了极高评价:\"云溪村的品牌建设,是我见过最接地气又最有创意的!不是生搬硬套的城市套路,而是真正从乡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活品牌!\"

送走评审团,夏澜长舒一口气,但工作远未结束。第二天一早,她就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强调品牌维护的重要性。

\"品牌建起来难,毁起来易。\"她严肃地说,\"一个宰客事件、一次卫生事故,就可能让我们前功尽弃。\"

会议通过了《云溪村品牌管理公约》,从产品质量、服务标准到环境保护,制定了详细规范。夏澜还提议成立\"品牌监督小组\",由老支书任组长,定期检查各环节执行情况。

品牌效应持续发酵。两周后,云溪村高票当选\"省十大乡村旅游品牌\",成为最年轻的入选者。颁奖典礼上,夏澜带着杨大爷和老支书一同上台领奖。当大屏幕上播放云溪村的宣传片时,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真没想到,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上电视!\"回村的路上,杨大爷摸着金灿灿的奖牌,笑得合不拢嘴。他的竹编工坊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还收了六个徒弟,其中两个是返乡的大学生。

老支书也感慨万千:\"以前总觉得"品牌"是城里人的玩意儿,现在明白了,这就是咱们村的"精气神"啊!\"

更让夏澜惊喜的是,品牌效应带来了产业链延伸。县里最大的超市主动接洽,希望设立\"云溪特产\"专柜;省工艺美术协会邀请杨大爷参加国际展览;甚至有影视公司来洽谈,想以七仙女传说为蓝本拍摄网络电影

但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知名度提升,市场上开始出现仿冒的\"云溪竹编\",价格低廉但做工粗糙,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

夏澜迅速应对,一方面联合工商部门打假,另一方面推出\"一物一码\"防伪系统——每件正品都有杨大爷亲手系上的竹牌,扫码可查生产者和制作过程。这一举措反而提升了产品价值感,正品价格不降反升。

\"夏书记,您看这个!\"一天清晨,小张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手里举着一本杂志,\"《旅游天地》把咱们村评为"最值得去的十大秘境"!\"

夏澜翻开杂志,跨页大图上云雾缭绕的云溪村美如仙境,竹编logo在角落熠熠生辉。她忽然想起初到云溪村时,那条泥泞的山路、破败的房屋和村民们怀疑的眼神不到两年时间,一切已恍如隔世。

傍晚,夏澜独自来到七仙女井边。夕阳的余晖给井水镀上一层金边,微风拂过,泛起细碎的波纹。她俯身舀起一捧水,清凉甘甜,如同这个村子给予她的馈赠。

\"夏书记!\"远处传来孩子们的呼唤,\"快来看我们排的新节目!\"

夏澜循声望去,村委会前的空地上,一群孩子穿着自制的小仙女服装,正跟着杨大嫂学跳改编的\"七仙女舞\"。他们的动作虽不标准,但那股认真劲儿和纯真的笑容,比任何专业表演都动人。

夏澜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镜头里,孩子们胸前的竹编小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是云溪村的未来,也是品牌最好的代言。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四合院:转业街道办绑定软饭系统,每天让女神花钱平步青云莲花楼:神明入世逆徒下山:绝色娇妻投怀送抱穿书七零,她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大唐仵作笔记修罗镇炼狱,我一人断全球国运我的纸扎通阴阳重生之我在大厂做高级牛马从僵约开始的诸天之旅离婚后,我成了前妻高攀不起的神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我不是蛊神重生90年,带着妻儿逆袭人生重生98,疯狂破案,一等功拿到手软西游:吾破池而出,掀翻灵山高武:觉醒圣体后,校花求我别杀了娇娇绣娘嘴甜心狠,权臣捧她上位我被我姐亲手送进夜总会全球游戏:没有痛觉的我,直接通关抗战从影视我的团长开始乡村:从小河边开始崛起全家欺她孤女,她转身嫁大佬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