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离开宗人府时,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事情都被胤禛看得一清二楚。胤禛的粘杆处虽然都是一群力气还不到四力半的弱鸡,平时也是什么也打听不到,但——这是胤禩住的地方,胤禛可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在这里布下的不只是粘杆处,还有更多这样那样的手下,生怕粘杆处摸鱼。于是很快就有粘杆处的人对胤禛报告:“四阿哥又去看八爷了,这次还带了三阿哥一起。”
胤禛拧紧了眉头,但想了一下:“无碍,允禩本来就很受欢迎,两兄弟去见见他多学点东西也好。”他没有再多想什么——他也不知道接下来弘时会做出多么离谱的事情。
且说弘时在和弘历一起去见了胤禩以后,他心里对胤禩的好感度像是彻底爆发了,每天,弘时不是在给胤禩写书信就是直接去宗人府看胤禩,这让胤禛开始有些不满了。不过胤禛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因为他认为承认自己监视胤禩以至于监视自己儿子是很丢人的事。
这天,弘时又跑去宗人府看望胤禩了,弘历和他一起去的。
胤禩熟练地招呼着人给弘时兄弟俩上茶,微笑着和二人交谈,好像特别平静。然而——
弘时低着头,像是在思考什么,过了几分钟以后,弘时说出了让弘历、胤禩都傻眼的话!“这宫里,只有你对我好!八叔你跟我走吧,我心里有你,皇阿玛他老了!!”
胤禩:“?”弘历:“??!”两人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向弘时。弘时自顾自地继续说:“皇额娘只会让我努力读书,只有八叔会给我上茶和我交谈,八叔,你被关在宗人府也有好几年了,这说明皇阿玛他不爱护兄弟。八叔你跟我走吧,皇阿玛他老了!”
弘历:【这不是他对瑛贵人说的话吗?我看到都想笑!不行,瑛贵人不值一提,不能让他把八叔连累了!】弘历上去就拽弘时,胤禩也反应过来了,说:“三阿哥请你自重,我是你叔叔!”
弘时却一把甩开弘历,继续说道:“八叔,我是认真的,你跟我走,我能保你以后荣华富贵。”胤禩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深知弘时这番话要是传出去意味着什么,急忙严肃道:“三阿哥,慎言!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可不能乱说。”
在几个下人的拉扯下,弘时终于被拉开了。
粘杆处的人赶紧把事情告诉了胤禛,顺便还带过来了几句弘时写给胤禩的书信,上面居然是“我愿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等语,胤禛看到这些,顿时想起了前段时间弘时调戏瑛贵人,他下圣旨处死瑛贵人掩盖的事(弘时的书信根本就和之前写给瑛贵人的一模一样,简直是抄来的)。虽然瑛贵人对他而言没什么地位,但是瑛贵人长得美啊,瑛贵人死了,他也觉得他的后宫少了很多乐趣。
而这次,弘时居然敢对胤禩说这种话,胤禛出离愤怒了!但胤禛没有当场发怒,他准备等一个时间。
这天,宜修正在练字,她写着一个“静”字。
剪秋说:“听说三阿哥为娘娘求情了,但却遭到了皇上的训斥。”实际上胤禛训斥弘时根本不是因为宜修,而是因为胤禩!
宜修目光幽深,有几分对弘时的担忧:“三阿哥真是愚蠢,这个时候,自然是自保为上。”【沾上了八爷,他居然沾上了八爷!当年姐姐沾了八爷都不得好死啊!】宜修心里已经在咆哮了。
剪秋却并不清楚这事,她说:“娘娘,三阿哥也是一片孝心啊。”宜修回头说:“孝心用得不当,也是害人害己的糊涂心!”她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指望,先帝生辰那天,三阿哥能够争气。只要三阿哥能有来日,本宫也就不白受这些委屈了。”
然而,胤禛已经很愤怒了,给宜修求情,他可以装作不知道,但弘时居然敢对胤禩动手动脚!
康熙生辰那天,胤禛和弘时去祭奠死去的康熙。两人举着香对着康熙的灵位下拜,旁边的喇嘛们念着经。
胤禛板着脸,也不回头看弘时:“交代给你的事你办得不错,先帝的祭礼办得很是妥帖。”胤禛对康熙可没有那么尊重,他看着这庄重的大殿,那么多喇嘛,只觉得【好烧钱啊,朕的钱!】弘时笑了笑:“多谢皇阿玛的夸奖。”
胤禛仍然没回头:“你办得好朕都看在眼里,对了,听说前些日子,你去宗人府看了允禩几次?”胤禛的话已经在压抑着怒火了。弘时说:“啊…是,八叔他现在很可怜。”
胤禛面无表情,仍然不回头:“你很宅心仁厚啊。”胤禛心里想的是:【朕专门给他弄了个院子,还种了象征我们小时候回忆的梅花,看管他的人个个都喜欢他,他哪里可怜了?】他的表情阴沉得快滴水,但背着身子,弘时也看不见。
弘时想起弘历让他给胤禩求情,于是说:“皇阿玛,八叔他犯下大错,怎么罚都是应当的。只是先帝膝下皇子,都是皇阿玛的手足,儿臣想,若是先帝在世,一定想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胤禛语气缓和了些许:“还有呢?”他觉得给胤禩求情不算大事,弘历也经常看望胤禩,这他也是知道的,在他看来喜欢胤禩是人之常情。
弘时听到胤禛语气好了些,感觉到自己求情有效,他想到了太后生前一直念着她的老十四,于是弘时说:“还有,还有十四叔,皇阿玛,十四叔是儿臣的亲叔叔,皇阿玛的同胞兄弟,可一直被圈禁。儿臣记得先帝在时,十三叔被圈禁,皇阿玛还尚且为十三叔苦苦求情。”实则这是胤禛给自己立的人设,他可不会为了胤祥顶撞康熙!
但弘时不知道啊,他继续说:“不如看在先帝的份上,也放了十四叔出来吧。”
胤禛听到“十四”这个数字,心里的不满油然而生,他想起了那年朝堂上,果郡王当着文武百官“臣要告发廉亲王私通,奸夫就是皇兄的亲弟弟,大将军王允禵”的场面,刚刚缓和的语气也冷了下来:“你倒惦记着你的叔叔们。”
话音刚落,弘时立刻就说:“儿臣不敢,只是儿臣听说太后病重时很想念十四叔,儿臣想,若是当时让十四叔出来的话…”胤禛不耐烦地打断弘时:“你十四叔出来了,太后的病就好了吗?”胤禛每天半夜三点给太后请安才终于熬死了太后,他可不认为太后的感受有什么重要的!
胤禛理不直气也壮,质问道:“你觉得朕对太后不孝是吗?”弘时慌张道:“儿臣不敢。”胤禛说:“你不敢?刚才的兄友弟恭是你说的吧?朕不友爱,所以朕的弟弟们都不恭敬,父慈子孝,朕不慈爱,所以你,也就不孝顺了?”
弘时磕了个头:“儿臣不是这个意思,皇阿玛,儿臣是为了您的名声着想。皇阿玛,皇叔们再有错,到底是您的兄弟,皇额娘再不好,也是您的妻子,皇阿玛一时之怒不要紧,可要为百年名声思虑啊,您圈禁兄弟,禁足妻室,朝堂上下不知道如何揣测呢!”
“如何揣测?朕看你是要做朕的主了。”胤禛连怒气都没有了,语气平静,“朕是你的皇阿玛,可是你不辨是非,口口声声为了罪臣罪妇申辩,朕在你眼里就是这样一个暴君吗?还是你看不惯朕的所作所为,想要取而代之了呢?”
弘时立刻磕头,连呼“儿臣不敢”
胤禛继续自顾自说着:“在登基之初,你八叔十四叔是如何处处刁难,不恭不敬,你都是亲眼看在眼里的。今日,你反而反过来要替害了朕的人求情(其实他是愤怒弘时为胤禵说话,只是提胤禩的话他就装作没什么了),与他们沆瀣一气来忤逆朕。至于你皇额娘,朕为何要圈禁她?不单单是为了熹贵妃腹中之子(他不知道甄嬛是假孕),这些日子,你皇额娘奔走牵线,只盼着你当太子呢!”
弘时惊慌道:“皇阿玛!”
胤禛这些年来对弘时的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弘时是胤禩救下的,是“我和八弟共同的儿子”,他又想起了张晓的“吐血杀子”的故事,觉得自己再怎么着也不能把弘时杀了。
想到这里,胤禛恶趣味发作,笑了:“亏你还叫得出来皇阿玛!你是朕的长子,虽然你软弱,妇人之仁,也没什么才能,可是朕对你处处管教,处处优容,天不垂怜,竟然教出来一个别人的儿子!这样吧,你既然为你八叔求情,就去当他的儿子好了!”
弘时眼睛里已经有了泪光:“皇阿玛,您再生气也罢,难道不要儿臣了吗?”
胤禛板着脸装正经:“是你要弃朕而去,不是朕不要你。”他喊了一声:“苏培盛!”
苏培盛可是甄嬛十足十的狗腿,他见胤禛要把弘时过继出去,忙说:“奴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