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是一个地势稍矮的土坡,土坡下有一个大湖。
那便是陈州上游,每年洪涝的罪魁祸首,红湖。
红湖边上的枫林成片,映照在湖面上,火红一片,景致奇好。
明晏提议上山去看看。
随行保护的孟西和向导崔时越打着伞跟随。
下雨湿滑,山路难行,没走几步鞋子衣摆就已经湿透。
鞋底黏上厚厚的泥土,重如千斤。
明晏和孟西两个习武之人还好,崔时越爬得大喘气。
很想提议回去,等天晴了再来。
明晏回头看他气喘吁吁累极的模样,道:“崔郎君这身板瘦弱了些吧。”
崔时越巴不得她看不上自己,顺着话道:“公主慧眼,我是身体差了些。”
孟西拿棍子刮着鞋底的泥,看了看周围,道:“殿下,刚下了一夜的雨,也看不出来有山石滑落的模样,咱先回吧,这雨瞧着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明日咱们再来看?”
明晏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站在高处望了望官道。
因为是依山而建,所以歪歪扭扭,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看着是不如陈州的官道好走。
下了山打道回府。
下了雨后拉着粮食兵器的马车可能还会陷入官道里,行进更是缓慢。
若是再山石滑落,更是麻烦。
这确实不是一条最优的路线。
回房换了衣服坐在屋中喝茶,看着赵宜明绪南呈报的巡察进度。
施凝云从隔壁过来陪她说话,也凑过去看。
胥州不算大州,民风还算淳朴,来了这么几天也没听说有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明绪南坐在明晏对面,啃着面前的果子,好奇道:“小姑姑今日去看官道做什么?”
“随便看看。”
“那怎么不叫上我一起?”
“临时决定的,明天还要去。”
“去做什么?”
“看看山林,若是当真有滑坡的隐患,想办法解决了,以免影响胥州百姓出行。”
明绪南立马道:“那我也要去。”
明晏道:“行,那边还看得到红湖,湖边的枫叶都红了,景色不错。”
又朝一旁施凝云道:“施施要去看看吗?景致极好,不比我们在南江看到的枫林差,只是下着雨不方便,只能在马车里看看。”
施凝云点点头,“来都来了,不看可惜。”
消息传得快,没一会儿,大家都说明日要去看看这美景。
明晏看着一众兴致勃勃不怕雨淋的人,颇有些无语。
“行,都去,若是马车陷泥里,正好人多了好推。”
胥州的雨一来就不停。
入了夜甚至开始打雷,夜晚也有了几分凉意。
明晏躺在床上听着雨声,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那官道上是什么情景。
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大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