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父子的结局早就注定。
帝王手段,讲究恩威并施。
有恩无威,人人可欺,有威无恩,刻薄寡情,人人可弃。
大周女帝的恩给了跟随魏文通造反的数十万士卒和百姓,给了雁南四道无数家庭。
威就只能由魏文通一家人来享用。
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区别只是什么时候杀,以某种方式杀罢了。
而李青柳的方式,则是一箭双雕。
苏文可以断言,哪怕李淳来京城,李青柳也不会真的杀了这位蜀王,顶多就是圈禁罢了。
毕竟李淳是先帝留世的唯二血脉。
以前杀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是迫不得已,不杀他们李青柳就坐不上皇位。
时过境迁
现在朝局稳定,兵权紧紧地掌握在苏文的手里,她没必要继续大肆杀戮。
这样对于李青柳而言,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让天下人觉得她凶残嗜杀。
同时也会让支持她的皇族中人寒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敲打威慑一下李淳,让其整日里提心吊胆便是。
“也不是没有第三条路。”
琴声停下,叶雅儿道:“倘若李淳称病在床,无法赶路,派出一名使者前来玉京城。”
“既免了抗旨之罪,又能避免只身涉险。”
“这倒也不失为两全其美的法子。”
苏文笑道:“这是这样一来,咱们陛下已经收起来的屠刀恐怕又得出鞘了。”
蜀王李淳的存在
对于他而言,不是一件坏事。
苏文需要这样一个拥有皇位合法继承权的人来给李青柳施加一定的压力。
而李淳就是最好的选择。
蜀王
坐拥肥沃的巴蜀平原,粮草充沛。
但也仅仅只是粮草充沛。
巴蜀只产粮食和蜀锦以及井盐,这三样都是暴利的产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赚取大量的钱财。
巴蜀缺什么?
缺铁,缺甲胄,缺上等战马。
没有战马就组建不了骑兵,没有铁就锻造不了甲胄,铸造不了兵器。
自打平定雁南四道的叛乱之后,整个帝国北境九道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小规模的马匹可以通过走私进入巴蜀,然而大规模的战马交易一定逃不开朝廷的眼睛。
没有战马和铁器,李淳就组建不出精锐的大军,空有富硕的巴蜀粮仓又如何?
剑南剑北的两座雄关掌握在苏文的手里,四营铁骑,虎贲骑,飞渔军随时都可以马踏巴蜀平原。
李淳就像苏文手里的一条狗,需要他犬吠的时候,就松开手里的绳子,不需要的时候,就将绳子收紧一些。
缺钱的时候,再敲打敲打李淳,让他吐点出来。
简单且好用。
计幽退下
暖日当空,池塘内波光潋滟,背后的竹林阵阵摇曳,叶雅儿起身走过来,轻轻贴在他的后背,双手搂着他的脖子,耳鬓厮磨:“夫君,该去上朝了。”
“不然陛下得急了。”
“她有什么好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