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用心最重要
宋母忙了一上午,听戏是个消遣解闷的好法子,便安安稳稳和向氏一起听完了两折戏。
等听完了戏,宋母才说明来意。
她不隐瞒一丝一毫,把李秋怡如今的处境和向氏说了清楚:“如果不是你,我便不说了,但你的话,能分清是非黑白。”
这件事不光彩,但再不光彩和李秋怡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可若是叫外人知道却要说闲话,闲话间免不得就要把李秋怡卷进去。
向氏知道李秋怡,是宋栀的闺中密友,“李姑娘我知道的,是个古道热肠的女孩子,大郎性子随我,和李姑娘倒是互补。”
宋母闻言一喜:“我正是这么想的!”
“只是……”向氏想到自己和儿子平日的相处模式,有些迟疑。
“你就是想太多,大郎随了你不善言辞,但对你的孝心可不假。你是他娘,婚姻大事上说再多都是应该的。”
“哎,怪我,我不是个慈母。”
“不是慈母也是良母。”
两个女人又说了几句,向氏也不想放过一个好儿媳妇,便道:“大郎晚上回来,我和他说说。”
“那我等你好消息。”
向氏是个聪明人,白了宋母一眼:“要是家里那个祸害不走,你们才想不到把这么好的姑娘配给我家大郎。”
两个女人商量的时候,宋栀也差了家中小厮去李家把李秋怡请了过来。
李秋怡过来的时候脸色不好,看见悠然的宋栀便起了点火气:“要不是看着我的大侄子在你肚子里,我还能叫你招之即来?”大外甥变大侄子,李秋怡很“咬文嚼字”。
宋栀伸手把人拉下坐着,讨好似的拿起团扇给她扇风,“我的错我的错,半下午最热了,要不是为了解你的难,我也不会这么折腾你。”
李秋怡知道宋栀说的是什么,瞬间就变得蔫蔫的。她挺直的腰板儿一下子就塌了下来,垂着小脑袋,火气也散了个干干净净,整个人都被郁气笼罩,和平日里能量满满的李秋怡两模两样:“我的难哪里那么容易解。”
“你还笑!”李秋怡想要去抓宋栀胳肢窝,想到她肚子里的孩子,又不敢闹她。
“我真的有个好法子,”她卖着关子,等李秋怡露出求知的小眼神儿时,才挤眉弄眼道:“你给我做嫂嫂如何?”
李秋怡:?
宋栀突然就理解冯知县了,当媒人,尤其是可能成就一段良缘的媒人,确实会让人热血沸腾。
李秋怡和宋杨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从前是没见过的。她喜滋滋把宋杨的情况仔仔细细和李秋怡说了,“我那个二叔别的不行,总归有一张好脸,我大哥会长,取了他爹表面的长处,又得了我二婶的里子,是个好人呢。”
“就是,你们李家门楣高,不一定看得上我大哥。”
宋栀这话可不是朋友间的取笑之言。
陇西李氏是百年望族,虽经了朝代更迭的牵连已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安阳县的李氏虽是陇西李氏的旁支,如今也在经商,但……宋家的底蕴还是太浅。
“不过我也想了,伯父伯母并非一味看重门第的,要不早都把你送到京中由李家本家教养,我便是连认识你的机会都没了。”
这话可是说到李秋怡心坎上了,让她挺了挺胸脯:“我爹娘是疼我的。”
但马上又丧气起来,“我爹娘都这么为我筹谋了,还不是没算过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