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对胡惟庸印象颇佳,并未觉得他是在打自己的脸。
在他看来,胡大老爷此刻开口,显然意味着自己刚才的言辞可能出了严重问题。
正因为如此,胡大老爷连一点情面都没留,直接当场反驳。
对胡大老爷,朱标向来十分敬重。
于是,他恭敬地拱手说道:“本宫年少轻率,望胡公不吝指教!”
朱标态度谦逊,胡惟庸自然不会咄咄逼人。
他向朱标回了一礼,随后肃然说道:“殿下,臣坚决反对您刚才所提的观点!”
“以最高礼仪接待?”
“还要加倍赏赐朝贡礼品?”
“此乃大错特错!”
说到这里,胡惟庸情绪激动,用力挥了挥手,继续道:“我大明是他们的宗主国,是名副其实的上邦!”
“上邦岂能视他们为平等?”
“若是平等相待,那我们还当什么宗主国?岂不是白费心力?”
众人听到这番话,猛然间觉得确实有理!
对啊,咱们可是宗主国啊!
说白了,咱是大明父亲,怎么能和儿子平等呢?
哪有父亲和儿子平起平坐的?
这不乱了套了吗?
大明是中原正统、汉家王朝,千年文明传承至今。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一套,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血脉中。
这不仅仅是儒家经典上的理论,更是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从家庭的养老、扶幼、扶贫、济困,到士大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切,都是汉家王朝的阶层划分和阶级理论的体现。
如果把这套理论套用到大明与周边小国的关系上,那胡大老爷的话简直是字字在理。
哪有儿子敢在老子面前要求平等的?
这不得好好教训一下?
就在这时,一位礼部官员站了出来。
不知是读书读傻了,还是另有图谋,想借此机会出个风头。
他忽然开口问道:“胡公,我大明乃是汉家王朝、礼仪之邦。”
“若是此举怠慢了周边番邦,岂不是让人笑话?”
胡惟庸直视这位中年官员,直到对方被看得心里发毛,忍不住后退两步,这才扫视众人,沉声说道。
“荒谬!”
“我大明威震四方,万国来朝,凭的是什么?”
“你们难道真以为靠的是礼数?”
“或是名声?”
“这简直是胡扯!”
胡惟庸说到这里,忍不住破口大骂。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手指直指众人,厉声喝道。
“你们必须清楚!”
“尊严只在刀剑之锋,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
“为何那些小国对我大明俯首称臣?”
“因为若他们不与我们讲理,我们就用刀剑和火炮教他们规矩!”
“等我们用刀剑和火炮教会他们规矩后,他们便只能按我们的规矩与我们讲理!”
“这,才是我大明对待外邦的核心之道!”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