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善,这位礼部尚书,此刻见四下无人,便索性向自己的老上司坦露心声。
“胡公,您也清楚我这个人向来胆小。”
“自从坐上这礼部尚书的位子,我是寝食难安啊!”
“眼看马上要调任地方,肩负一方重任,那就更不能出半点差错了!”
“哦?你即将调任?去向何处?”
胡惟庸还真没想到,这个当年自己随手提拔的老部下,如今竟然还能被委以重任,成为一方。
这可是封疆大吏的位子啊!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这样的职位倒确实适合章善这种人。
“陛下大概是打算让我去湖广任职。”
“嗯,那地方倒也不错,挺适合你。”
听到胡惟庸这番话,章善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差点当场老泪纵横。
“正是如此啊!为了这个机会,我可是足足等了两年!”
“好不容易等到这个机会了,结果您这边却闹出事情来!”
“大人,您就体谅一下属下吧!”
“我可不是您这样的陛下心腹啊!”
“这种事情,您可能毫不在意,但属下可扛不住,礼部也扛不住啊!”
胡惟庸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老小子是担心朱元璋迁怒于他啊。
这想法倒也合理,老朱那脾气,确实有些不讲道理。
“无妨!你不用多想!”
“区区几个番邦小国来的蛮夷,不必放在心上!”
“要不是我还穿着这身官服,我何止不搭理他们?”
“我不当场踢他们一脚都算我脾气好!”
胡惟庸愤愤不平地说道。
眼见章善还想再说什么,他直接一挥手打断道。
“你别问了,我懒得解释,你就当我看不惯他们得了!”
“怎么了?欺负几个番邦小国的使节,算得了什么!”
就在章善还想开口时,忽然有人禀报:“太子殿下驾到!”
一听是朱标来了,章善和胡惟庸都连忙起身。
毕竟身份悬殊,他们不得不前去迎接。
朱标前往礼部并非闲逛,而是有要事与礼部官员商议。
关于使臣朝贡的具体安排、大明的接待方式以及回礼的细节,都有诸多讲究。
作为东宫太子,朱标学识渊博,对这些事务颇为熟悉,因此被朱元璋派来专门负责此事。
胡惟庸也是此次接待使臣的负责人之一,被朱标硬拉着留下,只得无奈在一旁聆听。
然而,听着听着,胡惟庸渐渐感到不对劲。
这些人似乎打算以最高礼仪接待使臣,回礼时还要以数倍于朝贡礼品的价值返还。
他们甚至担心这样还不足以彰显上国的气度。
胡惟庸心中暗骂,这些人怎么一点都没有作为大国应有的觉悟?在他看来,使臣孝敬大明是理所应当的,夸赞几句便足矣,何必如此大方?可朱标等人却似乎打算亏本行事,这让他感到不解。
(本章完)
------------
“太子,此举不妥!”朱标话音刚落,胡惟庸便毫不犹豫地开口反对。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目光纷纷投向胡惟庸,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胡惟庸?胡大老爷?他怎么会反对?在众人眼中,胡惟庸是帝党、陛下的心腹,与太子关系密切,怎会在公开场合与太子唱反调?这太反常了!
众人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纷纷缩了缩头,心中暗想:有大佬要开战,不想惹麻烦的赶紧躲远点。
一时间,胡惟庸独自面对朱标,中间再无其他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