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均感觉有些许头疼:“不会是有什么传言,说是魏朝、虞朝有宝藏残留,所以认为我私下里得了魏、虞二朝的宝藏,所以才境界突飞猛进的吧?”
这下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还是要好好盯着高礼山,若是没有小动作也就罢了,若是有……”
郑均眸光一冷:“只能让这位高内相死在‘房氏’之手了。”
接着,郑均便大手一挥,修行去了。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巩固根基,等待兵刃送达。
三个月的和平期,还是要休整、发育的。
至于担不担心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那张文突然爆兵?
不可能的。
这兵马又不是地里的庄稼,收割一茬就能又立马长出一茬。
人口基数就这么大,他就不可能爆出超过人口数量的兵出来。
而且爆兵之后,至少十年,都没有能力大规模征召了。
就比如如今的宁远、镜渊、渔涟等地,要想在这三郡征兵,顶多征上来三四千人,已经无兵源可征,都在军中了。
“……”
一连月余,郑均都在宁远郡深居简出。
只做了寥寥几件事。
可能说对周围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将郡守府更改为大都督府,将宁远郡确定为军队指挥前线,与渔涟郡遥相呼应,互为掎角之势。
这些天来,魏权也化身成了镇抚司头子,每日都在注意随高礼山而来的四个外罡太监的动向,这四个太监除了高礼山前往渔涟郡时,一齐拜会了一次之后,剩下的数日,都在深居简出,十分低调。
这一日,校场之中,郑均高坐主台,望向校场之中,却见得两名鲜卑外罡,正在斗将。
郑均饶有兴致。
一人郑均熟悉,正是白马银枪,曾在军阵之中枪挑数将的独孤愿。
另一人,郑均倒是有些陌生,不太认识,不过和独孤愿战的火热,倒是比当初的诸多将领表现好了不少,能够和当时的魏权相提并论了。
不过当时的魏权为外罡二重,此人已是外罡三重,实力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此人乃是何人?”郑均谓左右道。
一旁的亲兵道:“大都督,此乃狼骁骑左翼千夫长万忸于巨弥,不过万忸于巨弥喜好中原文化,在鲜卑军中,常以‘于慎’自称。”
“于慎?”
郑均闻言,不由满意至极,张口便道:“于将军既然有所喜好,那还称其鲜卑姓名作甚?日后通报,不得以‘万忸于巨弥’称呼于将军,凡兵书、诏令,皆以‘于慎’相称,尔等明白吗?”
“诺!”
亲兵当即道。
有本事,还这么正确。
可以提拔。
郑均微微颔首,接着道:“于慎可入大都督府为掾属。”
掾属,乃大都督府中最低级的身份。
并无任何官职,只是相当于小吏一般,理具体事务性工作。
但这也是十分有含金量的。
因为这一个月来,虽然陆续补充了一些名单,但大都督府中人员还是稀少至极。
如今大都督府中,通窍武者独孤景、卫图、许厚自然入府任职,除此之外,郑均的嫡系陈敬仲、卢承弼,也是自然入府任职。
除了这五位外加独孤愿、魏权,也还只有蔡延波、蔡勋、蔡静伏三位罢了。
这三位不用多言,都是代表着蔡家的原始股。
蔡延波为军司马、蔡静伏为录事参军、蔡勋为大都督府长史。
当然,蔡勋这位三舅哥,水平不咋地,至今还是外罡一重,在黑山当县令。
他之所以当上了府长史,自然是因为这个职位不是给他的。
而是代表着蔡静宸,自己的那位老丈人。
长史,幕府首席行政官,主管日常事务。
乃是幕府之中,最重要的官职。
这个职位,自然是属于自己目前最大的投资人,蔡静宸了。
只不过当前羽翼未丰,而且蔡静宸已经官至博州刺史,自然不可能入大都督府为长史了,故给蔡勋挂上个名号罢了。
至于卢家?
什么都没给,就嫁了个嫡女过来也想入股?
差不多得了,顶多不特地针对你就是了。
郑均对于慎的人事任命,让他来大都督府当掾属,也是释放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鲜卑人,积极中原化,好处大大滴有!
而就在郑均思考的同时,校场之中,也差不多就到了要分出胜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