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权闻言,当即一凛。
还不等魏权离去,郑均再度叫住了魏权,轻声笑道:“大都督府中,缺了不少武官,小魏可愿来大都督府,当一任中郎将?”
魏权闻言不由呆若木鸡,接着便毫不犹豫,激动下拜:“谢大都督!”
“不必多礼。”
郑均轻笑一声,接着便将手中的雪守刀摘下,思虑片刻后,张口道:“此刀,便赐予你了。持此刀,无往不利。”
“小魏,此刀裂痕颇多,过几日锻造大师梁宗师会过来送刀,你也把握一下时间,让梁宗师给你修缮一番。”
听到郑均的话语,魏权已经激动难忍,伸出双手来接过郑均的雪守刀,仔细抚摸着这把刀,一时之间,甚至可以用如获至宝来形容。
“对了小魏。”
郑均见此,忽然张口问道:“你知晓曹彻吗?”
“曹彻?”
魏权闻言,立马冷静了下来,低声道:“大都督是说……大魏朝高祖文皇帝?”
“原来是魏高祖。”
郑均闻言点头,接着便挥了挥手:“我知道了,去休息吧。”
“诺。”
魏权闻言,心中同样是翻涌起了惊涛骇浪之色。
大都督为什么会突然问询我这个问题?
莫不成,大都督察觉到了我的身份,知晓我也是魏室血脉?
看来今夜是该入梦,去问询一番祖宗了。
魏权在心中想着,同时快步离去。
而对于其他诸将,郑均也是嘱咐了一番,顺便叠了一层拓印独孤愿的神通次数之后,便开始长考了起来。
之所以不知道曹彻乃是魏高祖,乃是因为大周面对平民百姓,可不会讲什么历史知识,顶多告诉你前朝是虞朝、前前朝是魏朝罢了。
至于皇帝的姓名,更是不会告知。
只是民间传言,乃是曹与江罢了。
后来郑均成了大都督,他也懒得去考察数千年前的风流人物到底叫什么,只是打听了些故事罢了。
在故事中,为尊者讳,自然不会直呼其名,都是以魏高祖皇帝、虞太祖皇帝为名。
今日之所以好奇,自然是因为脑海之中的那玄龟残魂。
那玄龟残魂看到了‘流影浮生拳镇山河法’凝成的墨色玉玺之后,竟会说出自己是曹彻后人的说法……
莫不成这拳法,乃是魏朝皇室神通?
若是如此,倒是说得通了。
除此之外,自己手中的‘熠日流光伏龙刀兵法’,乃是前虞的皇室神通。
那玄龟残魂没认出来,也是因为他在魏朝初年便被斩杀了,没活到虞朝建立,不认得这等神通。
如此看来,自己一人身兼两朝皇室嫡传神通啊。
“看来对于‘流影浮生拳镇山河法’,确实要好好学习一番了,毕竟是一朝皇室绝学,定比其余神通更有妙用。”
郑均在心中想着,同时暗道:“高礼山突然如此来针对我,难不成是认出了我的两门神通,认为我是前朝余孽?”
但就算是前朝余孽,也不至于如此吧?
魏朝和虞朝,都已经灭亡了。
灭亡的皇室,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而且他一个太监担心什么?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
不过除此之外,郑均也想不到高礼山忽然对自己有所敌意的原因何在了。
如果自己真的是曹彻或者江愈的后代,那也就罢了。
但是,
郑均真不是啊。
发达之后,查遍了族谱,走访了不少人,郑均也才勉强知道自己这一支是太爷爷那一辈从西北肃州逃难来的,打听之中,乡民们为了阿谀奉承郑均,也是经常胡编乱造,说了些很不靠谱的话。
更有甚者,说郑均这一脉是神武皇帝的私生子流传下来的,因为封地在郑,所以以郑为姓……
这纯属扯淡。
最权威的探查,再加上一点点猜测,也就只能追溯到前虞肃州大族郑氏了。
肃州大族郑氏,同样是五姓七望之一。
不过郑氏本族都已经凋零,徒留传说在肃州了。
而似郑均家这种情况,百分之百不是本部嫡系,甚至有可能是郑氏家奴,赐姓的郑,本姓早就已经泯灭在时光长河中了。
当然,郑均也有可能真就是那五姓七望显赫家族的后裔。
毕竟都这么多年过去了,能活到现在的,哪个祖上能不是大人物呢?一直往前,总能匹配到一个大人物的。
关键,还是现在。
“若是真的如此,那高礼山必然会向永昌皇帝禀报此事,这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