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0章 邓艾
第(2/3)页

他多方筹集资金,聘请专业的水利技术人员,合理调配劳动力,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使陇右地区的大片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粮草储备充足,为曹魏在西线的军事防御和作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也为后来对抗蜀汉的多次战役奠定了物质基础。

嘉平元年(249年),蜀汉大将军姜维趁曹魏政权内部权力更迭、政局动荡之机,出兵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

邓艾随征西将军郭淮前往抵御。

这是邓艾首次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崭露头角。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邓艾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他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和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准确把握姜维的进攻意图。

他认为,姜维此次出兵,意在夺取雍州的战略要地,切断曹魏与陇右地区的联系。

于是,他建议郭淮分兵驻守重要据点,形成相互呼应的防御态势,自己则率一部兵力在洮城(今甘肃临潭西南)设伏。

当时,许多将领对邓艾的判断持怀疑态度,认为姜维不会舍近求远,进攻洮城。

但邓艾坚持己见,他向众将解释道:“洮城是陇右的战略要地,一旦被蜀军占领,陇右将危在旦夕。姜维此人足智多谋,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事实证明,邓艾的判断完全正确。

当姜维果然率军奔袭洮城时,邓艾早已严阵以待。

他指挥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对蜀军发起突然袭击。

蜀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

邓艾乘胜追击,大败蜀军,成功击退了姜维的进攻,因功被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又升任城阳太守。

此后,邓艾多次与姜维交战,在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侯和(今甘肃临洮东南)等战役中,屡屡挫败姜维的攻势。

在与姜维的交锋中,邓艾逐渐摸清了蜀军的作战特点。

他深知姜维军队善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且蜀军士兵多为蜀地子弟,熟悉地形,作战勇猛。

针对这些特点,邓艾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术。

他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将边境地区的百姓和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使蜀军得不到补给;同时,他诱敌深入,故意放弃一些次要据点,将蜀军引入预设的战场,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分割包围蜀军。

在段谷之战中,邓艾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伏兵。

当姜维率军进入伏击圈后,邓艾一声令下,伏兵四起,蜀军顿时大乱。

邓艾指挥军队四面围攻,蜀军伤亡惨重,大败而逃。

在侯和之战中,邓艾则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消耗蜀军的士气和粮草。

姜维多次挑战,邓艾都不为所动。最终,蜀军粮草耗尽,士气低落,不得不撤军。

邓艾抓住时机,率军追击,再次给蜀军以沉重打击。

通过这些战役,邓艾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军事力量,稳固了曹魏在西线的防御态势。

他也因战功卓着,不断升迁,成为曹魏西线防御蜀汉的核心将领。

景元四年(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之战,兵分三路:钟会率主力从斜谷、骆谷直取汉中;诸葛绪率军截断姜维退路;邓艾则率领三万余人从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姜维的军队。

战争初期,姜维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成功摆脱诸葛绪的拦截,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钟会大军久攻不下,粮草供应逐渐紧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一度有撤军的打算。

在此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偷渡阴平。

阴平道是一条位于崇山峻岭之间、鲜为人知的险峻小路,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通行极为困难。

这条道路在当时几乎被人遗忘,只有当地的一些山民偶尔会通过此道进行小规模的贸易活动。

邓艾认为,若能率领一支奇兵从此道偷渡,绕过剑阁天险,直插蜀汉腹地,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蜀汉以致命一击。

他向司马昭上书,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分析了偷渡阴平的可行性和战略意义。

司马昭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邓艾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筹备此次行动。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四合院:何大明的重来人生穿书?我凭啥给女主发金手指权谋博弈:从被陷害后开始逆袭半岛演员快穿之配角的108种死法遮天之人王鼙鼓揭天破宋来从皇宫禁军开始,分身遍御天下美食:特级厨娘只想悠闲摆摊快穿:和冤种太子一同历劫后重走官场:高中学历的他青云直上斗破诸天:吾乃萧玄诡秘之主:刺客歧途都市龙王医神无敌从降妖除魔开始登对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至尊鼎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和离前夜,她重生回了出嫁前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浪子回头:重生后我成宠妻狂魔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