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的性子,在这乱世要吃大亏。\"夏侯惇拍着他的肩膀叹气,\"跟我去曹公帐下吧,那里或许容得下你这把快刀。\"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与吕布的濮阳之战,成为典韦的封神之战。
那日清晨,他站在军阵最前端,看着吕布军的\"赤马队\"如红色潮水般涌来——战马皆披赤色战甲,骑士手持丈二方天画戟,阳光下宛如移动的火焰。
典韦转头对身后的十名死士说:\"等会儿我掷戟时,你们只管跟着砍杀,莫要回头。\"
死士们看见他眼中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民间传说中的刑天,那个断头仍要舞干戚的战神。
\"十步!\"斥候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典韦却蹲下身,从靴筒里取出一块鹿皮,慢条斯理地擦拭手中的铁戟。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如战鼓擂动,每一下都撞击着肋骨。
\"五步!\"鼓声骤起,他如猎豹般跃起,第一戟掷出,正中铁骑咽喉,那骑士连人带马轰然倒地,竟将身后的骑兵撞得人仰马翻。
余下铁戟如连珠箭,在五步之内尽皆出手,七名骑士应声落马,戟尖穿透胸甲的声音,如同冬日砸开冰层的脆响。
吕布在远处望见,惊问左右:\"此乃何人?\"
陈宫叹曰:\"观其战法,类古之恶来也。\"
恶来是商纣王麾下猛将,以勇力闻名,能\"手裂兕虎\"。
此语传入曹操耳中,他抚掌大笑:\"吾得典韦,如纣王得恶来,惜吾非纣也!\"
战后论功,曹操解下自己的锦袍披在典韦身上,锦袍落在他血迹斑斑的铠甲上,宛如一朵盛开在荒地上的红梅。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至许都,定都大典那日,典韦奉命率虎卫军拱卫皇宫。
他身着明光铠,手持大斧,站在德阳殿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文武百官。
当献帝从轿辇中走出时,他注意到皇帝的衣袖微微发抖,脸上虽涂着脂粉,仍掩不住眼底的惊惧——那是被董卓、李傕吓破了胆的眼神。
\"陛下万安。\"曹操上前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刻意的温和。
典韦却在心底冷笑,他见过太多上位者的虚伪——就像李霸被杀前,也曾拉着他的手说\"贤侄何必动怒\"。
献帝赐曹操节钺时,殿外忽然传来乌鸦的怪叫,典韦猛地转身,大斧在石阶上划出火星,惊得群臣纷纷后退。
他知道,这许都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就像平静的河面下,藏着无数噬人的鳄鱼。
夜里宿卫曹操寝帐,典韦常坐在帐外的胡床上,借着月光擦拭兵器。
他的兵器库里,除了常用的铁戟、大斧,还有十二柄特制的短戟,每柄都刻着\"卫\"字——那是他亲自督造的,戟头淬了剧毒,见血封喉。
某夜,他听见帐内传来曹操的梦呓,断断续续说着\"奉孝吕布\",便起身在帐外踱步,直到东方既白,才发现自己竟在原地踏出了一个浅坑。
与许褚的结识,充满戏剧性。
那是建安三年(198年),许褚率宗族数百人来投,曹操命典韦与之试武。
校场上,两人先比臂力,共举三百斤石锁,典韦举过头顶后还能旋转三圈,许褚却面不改色,石锁在他手中如耍流星锤。
再比步战,典韦使戟,许褚用刀,你来我往,战至五十回合,典韦忽然卖个破绽,待许褚刀至面门,竟用戟杆夹住刀刃,大喝一声:\"且住!\"
\"汝刀快,我戟沉,再斗下去必分生死。\"典韦抹去额头汗水,伸手握住许褚的手腕,\"但汝我皆为主公效力,何不当兄弟相看?\"
许褚哈哈大笑,声如洪钟:\"正合我意!\"
二人遂在曹操帐前结为异姓兄弟,典韦年长两岁,为兄。
此后宿卫时分班轮值,一人休息时,另一人必在曹操左右,时人称为\"双铁卫\"。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屯驻宛城,贾诩在城楼上远眺曹军阵营,看见典韦的大斧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不禁皱眉对张绣说:\"曹操身边有此猛将,不可轻忽。\"
张绣却不以为然:\"吾有胡车儿,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何惧典韦?\"
曹操入宛城那日,张绣率部众迎于辕门。
典韦骑马紧随其后,目光如刀,扫过张绣身后的胡车儿——那汉子身形矮壮,眼神阴鸷,双手布满老茧,显然是练家子。
\"此人必为隐患。\"他低声对曹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