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4章 介子推
第(3/3)页

出了城门,介子推回首望了一眼那曾经熟悉的都城,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但他没有过多留恋,毅然转身踏上了前往绵山的道路。

经过数日的跋涉,介子推和母亲终于来到了绵山脚下。

这里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间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溪流,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介子推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清新的空气,脸上浮现出一抹满足的笑容。

在绵山深处,介子推找到了一处幽静之地,搭建起一座简陋的茅屋。

屋前开垦出几亩薄田,他便靠着辛勤耕耘这些田地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

每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介子推就已经扛着锄头走进田间劳作;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山谷染成金黄色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然而,尽管生活艰苦,介子推却从未抱怨过。

因为每当他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到茅屋看到母亲慈祥的面容,听到她关切的问候,所有的劳累都会瞬间消散。

闲暇时光里,他会陪着母亲在山林间漫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有时,他们也会静静地坐在茅屋中,介子推手捧一卷书籍轻声诵读,母亲则在一旁微笑聆听,那温馨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就这样,介子推和母亲在绵山中过上了宁静而淡泊的生活。

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他们的心变得愈发纯净和平静。

晋文公起初并未注意到介子推的离去,待论功行赏完毕,才发现介子推竟不在受赏之列。

他想起介子推在流亡途中的种种恩情,心中懊悔不已,立刻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早已隐居绵山,深居简出,难以寻觅。

晋文公怀着沉重而急切的心情,亲率众人踏上了前往绵山之路。

这座山峦高耸入云,森林茂密得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山路蜿蜒曲折、崎岖难行。

尽管如此,晋文公毫不气馁,一心想要寻到介子推,说服他走出山林。

然而,经过数日艰苦的搜寻,他们始终未能发现介子推的半点踪迹。

正当晋文公感到焦虑不安之时,一个人向他提出了一条看似可行的计策:“主公,我们不妨放火烧山!三面点燃火焰,只留下一面出口。这样一来,介子推顾及母亲的安全,必定会从那唯一的生路出山来见您。”

晋文公听罢,心中虽有不忍,但想到或许这是找到介子推的最后一线希望,便无奈地点头同意了这个提议。

刹那间,烈火如猛兽般席卷而来,迅速蔓延至整座绵山。

火势凶猛异常,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山林彻底吞没。

可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介子推竟是那般坚定不屈。

哪怕面临生死抉择,他宁愿舍弃生命,也绝不违背自己的信念而出山。

于是,他背起年迈的母亲,匆匆躲进了山中一处隐蔽的洞穴之中。

无情的大火步步紧逼,逐渐逼近他们藏身之所。

终于,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切。当火舌渐渐平息之后,晋文公心急如焚地上山寻找。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如刀绞——介子推与他的母亲紧紧相拥着,倚靠在一棵已被烧得焦黑的柳树旁,已然失去了生机。

晋文公望着这一幕,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

他深知,正是因为自己错误的决定,才导致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

从此往后,晋文公每每想起此事,内心便充满了无尽的懊悔,这份悔恨伴随了他的一生。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规定在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上下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前往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死而复生,长出嫩绿的新枝。

他折下柳枝,编了一个柳圈戴在头上,以表思念之情。

此后,人们在寒食节时,也纷纷效仿晋文公,折柳插门,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

介子推的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他的忠诚、高洁和淡泊名利,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每当寒食节来临,人们在缅怀介子推的同时,也会从他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我以残躯斩神明抄家流放后,狗皇帝哭着跪求我回京!假结婚装恩爱,事成离婚他却疯了神医少夫人:错嫁豪门大佬干白事儿怎么了?有种别叫我先生重生老太:我宠孙女斗极品,超飒流放三年后,真少爷杀疯了白月光出现后,我被前夫甩了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小小假太监穿成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七个俊美兽夫巫师:从零环巫师到全能之主我的女友死在了过去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我非池中物镇守魔渊十万年,你们却要灭我全族?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不宫斗,只撸猫,暴君红眼失控了!替嫁流放再回首,全京都要抖三抖我恶毒女配,会亿点玄学很合理吧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七零:养父家想榨干我?全部撂翻被黑道千金救了,我帮你杀个人?直播算命爆火后,京圈佛子欺上身快穿之顾七七搜刮物资她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