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贵家道中落,米铺的老板用当初徐家给的嫁妆,又八抬大轿的将家珍给抬回家了——心疼女儿啊!本来嫁给徐福贵这货就够心疼了,结果现在福贵还家道中落了。
福贵没有挽留,没有言语。
甚至还笑着说一声。
一路走好啊。
只是,当家珍走的时候,脸上那一种落寞还是难以掩盖又幸福,又难受的表情。
幸福快乐的是,家珍应该是不用跟自己受苦了。
难受的是,亲手送走了自己爱的姑娘
但最后,家珍还是回来了,还带着有庆,也就是福贵的第二个孩子,回来了。
家珍终究是舍不得那傻小子了。
看到家珍带着有庆回来的那一刻。
福贵笑了。
憨憨的,纯真的笑了。
像阳光洒在麦田上一样的暖洋洋的,带着太阳味道的笑容。
后来,内部战斗爆发了。
果民军来到了徐家川,陈掌柜也被迫为果民军提供粮食,就连福贵都被倒霉的抓了壮丁。
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没办法,只能被迫的上了战场,只不过,福贵就曾经记得家人的教诲,活着,活着就行。
他没开一枪,净躲着,学装死了。
后来,果军战败,解/放军来了,天下太平了,像是战俘,给了两条路选。
一条是选择解放的道路。
一条,是给钱回家。
当时的战俘,所有人,包括春生,都选择了加入解放的队伍里去,只有福贵一个人,选择了拿钱回老家。
两年的时间。
回到徐家川之后,面对魂牵梦绕的家人只是,当年那个说出‘一家人在活着就好’的娘亲,早已因病离世,女儿凤霞因高烧变成了聋哑,
只有家珍,抱着有庆,站在眼前。
看着魂牵梦绕的丈夫,一把抱着,那种看到丈夫安全回来时的表情,那种神态,像极了妻子,安稳的,深深的抱着他。
活着就好
活着就好,其他事情都先不用管了。
只是当福贵看到娘亲坟头的时候,那种刺痛的眼神,无助,又有点点的迷惘,那种千里孤魂无处画凄的感觉
然后,走了。
回家了。
爹娘都走了,可家珍还在,凤霞还在,有庆还在。
总得活着啊。
第一次,徐老爷的死,那种精细的情绪控制能力,确定了,确实是角色理解
作为沉浸派演员的角色理解!
几乎是一个镜头,一个瞬间,都是‘本能’的在反馈的。
出于,名为‘福贵’的人,他的本能反应是出于角色的反应。
一切都那么的自然。
是啊,总得‘活着’。
此时,朱正文就真的意识到,这货真不简单啊!
其实,《活着》是有一个模板在里面的,当年的葛佑,凭借着这个角色,斩下了戛纳影帝这个头衔,大部分的华夏演员别说戛纳影帝了,国内的影帝视帝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而葛佑则凭借这个角色,去到了演技上的最巅峰奖励,艺术终身成就。
是‘世界级’的演技派巅峰,凭借演技走到这一步,真的很强。
他就有一个模板在那儿,其实,朱正文觉得,如果李轩聪明点的话,模仿葛佑也应该是不错的,那种草根和凄苦感,结果李轩‘不自量力’的写了人物小记,有点自作聪明的感觉。
直到知道他是沉浸派之后,有点震惊。
而表达出来的‘味道’,也和葛佑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真的不一样。
葛佑的演法,和他的外孙一样,从头到脚都有一种‘苦根’的味道。
很苦。
而李轩的‘福贵’,没有苦的味道,反而是有一种向阳花的感觉和味道。
没有阴影,始终向着太阳,艰难的,抬起头来。
朱正文好像隐约的知道。
李轩他的‘福贵’到底是什么基调
走的是和葛佑不同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