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夜深人静,
马峪堡寨,李逸正提笔写家书,脸上还带着微笑。
转眼已经是六月了,留在洺州的几位媵、妾,也都先后传来喜讯,先后生产。
郑柔娘给他生下了五郎,胡姬热巴为他生下第四女,新罗婢金玉漱也终于得偿所愿,生下了一个儿子,家中排行六郎。
云定兴的孙女,给李逸生下了第五女,而裴仁基之女,给李逸生下了七郎。
如今,洺州也就是独孤氏还没到产期。
如今的李逸,七儿四女,亲生的,还收养了李淑李玉两个女儿。
可惜如今战事正在关键时候,他也没空回洺州永年城陪媵妾儿女们。
只能提笔给她们多写些信了。
好在现在河北相对安定,夏收过后,饥荒也得到缓解,李逸在河北大搞屯田,安抚百姓,效果也还是很显著的。
如今蔚州三万多兵马,也还要依靠河北粮食支援。
一下子新添了三儿二女,这种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郑柔娘等人也都有文化,亲笔给李逸写信,说了许多孩子的情况。
五个孩子出生相隔时间都不远,都是五月底六月初所生,男孩女孩子生来都很健康,最少也有六斤重,胡姬热巴生的丫头,更是八斤多。
写好信,
李逸端起茶,慢慢品味。
外面更夫的梆子声在安静的夜里很清脆响亮,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更夫不耐烦的一遍遍提醒着。
放下茶杯,起身伸了个懒腰。
突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宋义的声音在外面响起,“阿郎,王刺史、刘兵曹,还有李骠骑他们来了,”
“何事?”
李逸感觉可能是发生紧急事情了,难道阿史德颉利发率兵来袭?
门打开,
王行敏和刘世彻、李存忠等站在门外,李逸目光迅速扫过他们脸上,发现这几人脸上表情严肃。
“司空,有烽火。”
在马峪堡西面山上还有不少烽燧。
如今半夜烽火直冲天际,
四柱烽火。
白里放烟,夜晚放火,建立在高山峻岭上的烽火台,三十里一个,是传递信息最快的。
三十里,快马都得跑很久,
但烽火转瞬就可以把信息传递下去,一燧接一燧,转眼就能传递到数百里外。
不过烽燧传递信息量有限,
此时,
马峪堡诸将,看到西面三十里外山上烽燧传出的四柱火光,也一时搞不清到底是敌人来袭,还是其它。
大家都当成是敌人来袭,四柱火光,那必然还是万人以上敌军来袭。
“难道我送阿史德的乌龟壳和女人衣裙起作用了?”李逸倒是一点不慌,真要激将成功,那是好事啊。
紧张却又期盼。
好在早有预案,
就是今晚看来不用睡了。
李逸让宋义给自己披甲,
“先安排一半人披甲守卫,派出二百骑出城侦察,其余将士,继续休息。”
雁门城南,
仆从军大营,火光冲天,早已乱做一团。
颉利的大营安置在城西,
与高开道指挥的仆从营相距有十里地,
两营并不相连。
明日就要攻城,颉利今晚睡的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