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柳三江有些意外。
“不然等到啥时候?”柳家贵背着个弓,还有个背篓,“把三福三禄送我娘那儿,让她帮着照看。”
看着柳三江要去拿枪,柳家贵伸手拦住了他:“不用带枪,就在屯子边上。今天教你点别的。”
“用弓?”柳三江有些诧异地看着柳家贵背上的弓箭。
“山里有山里的规矩。”柳家贵解释道,“用枪打猎,大型野兽容易打破皮,小动物又容易打烂。带枪是防身用的,不是打猎用的。再说了,子弹哪来那么多?”
柳三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现在的子弹都是打仗时留下的,补充困难。而且山里还有春季禁猎的规矩,要顾及动物繁衍生息。
“走吧,这些都得学。”柳家贵催促道,“山里的本事,一天两天学不完。”
“我还没吃饭呢!”柳三江摸了摸肚子。
“给你备着呢!”柳家贵笑着说,“我娘蒸了玉米面饼子,还熬了粥。”
两人把小家伙送到柳家贵母亲那里,便往山上去了。清晨的山林里雾气缭绕,露水打湿了草叶,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这片山我熟,”柳家贵一边走一边说,“打猎要懂得认路。你看这棵独臂杉,记住了,往东走就能看见它。”
柳三江认真地点头,目光在周围的地形上扫视。山里的路不好走,稍不注意就会迷失方向。
“二哥,你说那个解放军”柳三江欲言又止。
“闭嘴!”柳家贵突然停下脚步,“山里说话要小声,不然打草惊蛇。再说那事儿,回去我抽你!”
柳三江讪讪地闭上嘴。确实,打猎要讲究技巧,大声说话会惊走猎物。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柳家贵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一片灌木丛:“看见没?那儿有山雕的窝。”
柳三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灌木丛中隐约有个鸟窝的轮廓。
“山雕喜欢在灌木丛里筑巢,”柳家贵压低声音解释,“现在是它们觅食的时候,等会儿肯定会回来。”
两人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蹲守。柳家贵取下背上的弓,又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看好了,这叫逆风打猎。”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升高,雾气也散去了。突然,柳家贵轻轻拍了拍柳三江的肩膀,示意他看向远处。
一只体型硕大的山雕正从远处飞来,翅膀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柳家贵屏住呼吸,慢慢拉开弓弦。
“嗖!”的一声,箭矢破空而去。山雕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正中要害,直直地坠落下来。
“学会了吗?”柳家贵收起弓箭,“打猎要讲究时机,不能急。”
柳三江连连点头:“二哥,你这箭法真准!”
“那是,”柳家贵得意地笑了,“这些年没少练。来,你也试试。”
他把弓递给柳三江,又取出一支箭:“先练习拉弓。山里打猎,不光要会打,还要懂得分寸。打多少够吃,就打多少。”
柳三江接过弓,学着柳家贵的样子拉开弓弦。弓弦绷得很紧,需要不小的力气才能拉开。
“力道要均匀,”柳家贵纠正着他的姿势,“瞄准时要屏住呼吸。”
就这样,两人在山上练习了大半天。等到太阳西斜,柳家贵才带着柳三江往回走。背篓里装着两只山雕和一些野菜,够全家人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饭了。
“记住今天学的,”柳家贵说,“山里的本事要慢慢学。明天再教你别的。”
柳三江点点头,心里却想着那个解放军的事。但他知道,现在不是问这些的时候。山里有山里的规矩,屯子里有屯子里的道理,他得一样一样地学。
回到家,三福三禄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柳三江背着猎物回来,两个小家伙欢呼着扑上来:“三哥打到山雕啦!”
“是二哥打的,”柳三江笑着说,“等哥学会了,天天给你们打。”
夜幕降临,炊烟袅袅升起。柳三江坐在灶台前,看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山雕汤,心里想着:不管发生什么,这个家,他一定要守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