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5章 盛世论!一语惊人沈子珩
第(1/3)页

三月初八。

户部尚书殷正茂抵达河南开封府,开始调查河南假步弓丈田之事。

与此同时。

河南一众省官被免职之事与小万历告知殷正茂“不配合丈田之宗藩,朕将免其一切特权,贬为庶民,甚至要了他们的脑袋”的消息,经由通政使司传遍了京师的各个衙门。

朝廷下发到地方州府的邸报,也都记撰了这些内容。

此乃小万历与张居正,刻意为之。

丈量田亩是全国之事,宗藩违背法令兼并土地,更是全国之事。

此举。

意在让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官员与宗藩们都知晓朝廷的态度。

谁敢阳奉阴违,谁敢损公肥私,谁敢为个人仕途与利益触犯法令、欺压百姓,朝廷定严惩不贷。

此消息也传到了民间街头。

因年前的百家议政和秋闱会试,书生士子们对朝廷的印象大为改观。

而今。

朝廷对待省官与宗藩毫不留情的态度,更是让很多年轻书生士子拍案叫好。

甚至撰文称颂朝廷的这番行为。

谁说宗藩不能动?谁说地方上官官相护?谁说百姓求告无门?谁说朝廷的政策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特别是小万历亲见周夫子的举动,让无数百姓都觉得皇帝贤明,大明正在慢慢变好。

……

三月初九,近午时。

文华殿内。

小万历埋头翻阅着殿试备选题。

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王家屏、沈念等一众殿试读卷官站于下方。

因殿试是小万历任主考官,马自强等出题人便不能被称为考官。

而被称为读卷官。

众人的任务便是拟定殿试考题供小万历选择,外加阅卷改卷。

除了一甲前三名由小万历钦定。

其余名次基本都是读卷官们依照会试和殿试的总成绩进行排名。

这次,内阁三大阁臣全部回避,掌控众考生命运的,便是殿内这些人。

大明之殿试,只考一题,即策论。

又叫:实务策。

要求是:惟务直述,不尚文藻,且不少于一千字。

与固化酸腐的会试八股文不同的是,殿考之策论,较为结合当下实务。

内容涵盖政事、边防、民政、礼制、法令等各种内容,考生可自由发挥,提出一些新的政事主张。

比如:嘉靖二年科举,因嘉靖皇帝追尊生父之事,殿试的主题便是大礼议改革;隆庆五年科举,因大明与蒙古和谈,殿试的主题核心便是:俺答封贡……

殿试策论,向来都是紧跟时政,讲究经世致用。

当下之时政,自然是新政改革。

所以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等人提供的殿试主题基本都是围绕新政的考成法、丈田法、给驿条例、一条鞭法等等。

沈念也是以考成法为背景,拟定的考题。

哗啦!哗啦!哗啦!

小万历翻阅过读卷官们准备的三十多道殿试策论题后,眉头皱起,摇了摇头。

“众卿,朕觉得这些策论题都有些空泛,朕看到这些策论题目,便能想到考生们的答案,大多都会与官员们呈递的关于新政的奏疏内容无大区别,如此拟题,过于保守,诸位是否还能想出充分展现考生才情而非知识储备的策论题?”

空泛?保守?

顿时,一众读卷官都语塞了。

甚至有人根本没明白小万历所言的“展现才情而非知识储备”是什么意思。

殿试试题,历来不都是这个样子吗?

这时。

马自强补充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考生们答这些题,易引用当下官员们的观点认知,比拼的多为对当下官员奏疏的了解,而非个人对于朝政的见解。”

小万历点了点头。

“近日,京师的街头巷尾,售卖与新政相关文书的书摊,比以前多了数倍,一些文书,打上元辅的名声就能迅速售卖一空,还有人伪造沈编修的文章,称朕最中意这些内容,显然是为了投朕之所好。”

当下的小万历,很喜欢派遣锦衣卫隐藏在街头巷尾,百姓中间,聆听民声民情。

京师当日发生的一些大事,他当天晚上便能知晓。

第(1/3)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霍夫人被六个萌宝宠坏了龙河图从法丙开始:我才是真正的大巴黎入狱三年,悔婚我转身迎娶圣女你哭什么?女匪她被全京权贵求娶了主角飞升后,我盯上他的女人星辰大道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阿宝重生之宿命情缘作精老婆太撩人,禁欲总裁深深沦陷我有一鼎混沌钟此生只做逍遥王重生末日,我靠系统卷疯了混沌刀尊镇天神医被病萝莉缠上,她不动手动嘴了我和邻家阿姨流落荒岛如何在移民飞船上吃到菠萝包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玄幻:长生神子,证道何须退婚挖骨!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离婚入殓后,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痛哭素素吾妻都市鸿才说好隐退养老,徒子徒孙跪求我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