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臣附议!”
……
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等人几乎同时站出,表示附议。
若不知当下私人书院乱象者,定以为张居正是为了堵住天下文人之口。
然若知当下私人书院乱象者,且从朝廷角度考虑,绝对认为张居正此举不但不过分,而且已经够仁善了。
自王阳明心学盛行之后。
民间门派众多,多以书院成势,且不乏互相攻击者。
当下,以泰州学派影响最大。
目前还健在的代表人物有: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藐视皇权,狠批孔夫子,狠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倾向于无朝廷状态的自由社会。
比如:何心隐。
这个抗过税、倒过严嵩、因四处讲学被官府捉拿、不得已起了多个假名的王阳明弟子。
他反对三纲五常,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认为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成圣。
比如:李贽。
他认为不能空谈道德,提倡男女平等,赞美寡妇改嫁等自由活动,其经常出入于孀妇卧室,大白天公然挟妓同浴。
……
这些民间书院的创办人,不讲儒学,不讲如何为朝廷效力,尽讲一些离经叛道、底层文人爱听的理论,还整日讥讽朝政,让无数的年轻人与朝廷对着干。
朝廷能不封禁他们吗?
沈念作为一个过来人,对这些较为先锋、崇尚自由的理论还是较为支持的。
且认为以后的理想世界,就应该是这个模样。
人人平等,没有封建等级制度,无人认为寡妇改嫁可耻,无人认为孔夫子一定是对的……
此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每个人确实不应该活在死板的教条下,不应该完全压抑自己的个性,而应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
但是——
当下的大明是家天下,是皇权至上。
若真放开了这些言论,大明立即就会崩溃,受苦受罪的还是底层百姓。
所谓的自由,所谓的个性,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完善的社会秩序上,建立在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够得到保障上。
但现在没有。
沈念理解那些离经叛道、追求个性的文人,但他们绝对不能成为当下大明的主流。
因为他们保护不了底层百姓,因为绝大多数都是顶着自由学说,内里还是追名夺利的小人。
目前。
家天下的皇权制度,仍旧是普通百姓的最大仪仗,因为有律法、礼制、道德的约束。
这个制度肯定不是最好的。
但没有更好的制度出来之前,绝对不能将其推翻。
张四维走出一步,高声道:“陛下,可以不禁民间私人书院,可以不禁生员议政,但必须将当下的文人风气调整过来。”
“臣以为,此等风气,罪在王学门下,何心隐、罗汝芳、李贽等离经叛道之流,必须严惩,才能禁掉这些悖逆朝廷的妖风邪说!”
沈念听到此话,微微皱眉。
张四维是想将这些书院讲学的领袖,或关或杀。
此种行为,张居正都不敢做。
这些人,是天下读书人的精神领袖,门徒遍布天下。
若将他们抓起来或杀掉,那天下将会有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咒骂朝廷,包括许多基层官员。
此举不但不能改善天下世风,反而是在自掘坟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