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止,算上烧锅的,院里打杂的,家里有四十多张嘴一起吃饭呢,没落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刘玖故作惊叹道:
“四十多人呢,那这个家是在蒸蒸日上呢,员外,不是小人恭维你,这五百块你能烧多久,难不成怕我哄你?”
张员外笑了,挥挥手道:“好厉害的一张嘴,那就一千块!”
“好嘞,您老先回去喝茶,小的这就安排人给您送去,还是那句话,若是这蜂窝煤比不上煤饼子,您来砸我铺子!”
张员外嘿嘿一笑,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转身离去。
刘玖再次挥挥手,铺子边上又走出一汉子,开始把蜂窝煤往担子上装。
他也开心,因为他可以赚钱了。
余家心善,城里这么多等着做活的闲汉他不用,专门找自己,这是给自己家活路啊。
这活得好好地做,不能让东家嫌弃,不能昧了良心。
余令就在铺子里。
老爹一次性拿出了家里的所有钱财,在东南西北各开了一间铺子。
铺子也不需要什么装扮,越宽敞越好,能落锁,能装蜂窝煤就行。
余员外已经计算好了,卖煤肯定是不亏的,花出去的钱迟早会回来。
如今是赚多少的问题,多长时间回本的问题。
赚的越多,自己在二八分成里就拿的越多。
刘玖终于成了掌柜,完成了人生的一大步。
他把自己在京城见到的,少东家教的全部记在脑子里,然后融合在了一起,他开心自己终于有活干了。
自己终于不是一个吃闲饭的人了。
二伯、老爹也成了掌柜,剩下的一个掌柜是赵不器。
实在没的选,赵不器其实不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余令怕这家伙做生意做着做着把人给打了。
短短的小半日,刘玖这边都已经卖出了两万块蜂窝煤。
余令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成本,脸上露出了笑容。
排除乱七八糟的,能赚钱,但不是很多。
可余令也知道,这东西本来就不能卖高价,就要薄利多销,就要人人都用得起。
这才是赚大钱的根本,把一个煤搞成了稀缺物,那谁用的起。
刘玖仰头喝了一大碗凉茶,舒服的哈了口气。
“少东家,我估摸着再等上几日铺子的生意就会火爆起来。
陈婶、厨娘对炉子都喜欢的不得了,说它是妇人的恩物,那其他家一定也喜欢!”
刘玖得意的笑了笑:“这样的好东西谁不喜欢”
余令合上账本,抬起头笑了笑:
“这东西价格不能高,哪怕一百块赚十个钱,那也不能涨价,前期有点难,不要不舍得花钱,要宣传出去!”
“如意已经去做了,他找的是唱曲的花子,编了歌谣!”
余令点了点头,站起身望着刘玖感激道:
“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等年底了,核算收益,咱们家按管家的工钱来跟你算俸钱!”
刘玖闻言眼眶红的厉害,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些年,也只有余家把自己当人看。
余令走了,他要回家去,每日两个时辰的背书时间是一点都不能少。
少一点,老爹就会生气。
骑着驴子余令匆忙回到了家,家里传来的读书声。
每当读书声响起的时候,厨娘就会把他的小宝抱出来晒太阳,接受文气。
孩子已经满月了,选本丑丑的模样也在这一个月离变得好看起来。
她和孩子一边说着话,一边纳鞋底。
闷闷听到读书声,也从秋千上跳了下来,开始了读书识字。
她每日也有任务,必须写足一百个字。
茹慈望着闷闷的字,笑道:“你怕你哥?”
“怕?”
“为啥?”
“写不好打我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