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宫城求药
“让开,我有急事,要求见陛下!”
卫骁在马上挥着手,让守城门的士兵们让开。
士兵们虽有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坚定得拦在卫骁的马前,“卫老大,你现在身上无任何官职,无陛下召见不得入宫,就算我们 放你过去了,到了宫门前,你一样进不去。”
“给我让开!”卫骁救人心切,也顾不得这些人之中还有曾经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直接一个马鞭甩过去,士兵们纷纷闪躲,让开了一条小小的通道。
趁此机会,卫骁立刻扬鞭策马,直接冲了进去。
“快关城门!”
士兵们阻拦不急,自然关门也来不及,只能眼睁睁得看着卫骁带着人直接闯过了城门,沿着朱雀大街,直奔宫城而去。
“快去禀报周演之大人!”
守门的卫兵长是周演之的人,此刻见着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立刻就让自己的手下送信去了。
宫城门口前,一行三人策马而来。
守着宫城的是金吾卫,金吾卫的人远远得瞧见卫骁,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努力得揉了揉眼,再仔细一看,卫骁已经又骑着马近了十丈。
“何人胆敢在宫门前策划,立刻下马!”金吾卫中郎将今日正好当值,直接将刀拔了出来,指着不远处骑在马上的三人。
阳光之下,那柄刀都在泛着凛冽的寒光。
“是我。”卫骁停住了马,翻身下来。
金吾卫中郎将是个世家子弟,自然也认识卫骁,将刀交给周围的同袍,上前同卫骁打了个千,神色却并不友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此刻你应该正在去往明州城的路上。”
“不错。”卫骁点头,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了一支发簪,“请中郎将替我转告陛下,玉安在路上遭人暗算,身中奇毒,唯有宝库中那一株极北雪山所产的长生莲叶可救,还请陛下看在与玉安青梅竹马的情分上,赐予宝物, 救玉安一命。”
沈玉安是何人。
金吾卫自然是知道的。
只不过——
传这话……
旁边的金吾卫互相看了一眼,本以为自家老大不会接这个差事,没想到他还真的把那枚发簪接了过来,“宫城重地,还是请你在此处不要走动,等我去禀明了陛下,看他如何决断。”
“多谢!”
卫骁的眼底闪过一抹光芒。
他原本以为,自己还要再多费一番口舌,没想到这素来没有什么私交的金吾卫中郎将,就这样简单得同意给自己跑一次腿。
中郎将带着那枚发簪转身就走,身后跟着几个心腹手下。
心腹并不明白自家老大这样的做法,快步走了几步跟上之后便问,“现在整个后宫都是昭妃娘娘说了算,沈玉安都已经被赶出京城了,老大你这样帮他们,万一被昭妃娘娘知道了,这——”
“笨蛋!”中郎将回头,狠狠得敲了自己手下的脑壳一下,“我们是为陛下办事,又不是为了后宫里的女人,这枚簪子要是不送,等陛下日后知道了问罪下来,是你担责还是我担责?”
“这——”那小将挠了挠头,显然还是不明白。
皇帝都把沈玉安给赶出京城了,怎么还会在意她的死活?
“算了算了, 你不懂。”中郎将懒得跟自己的手下再解释,反倒是加快了脚步,朝着谢临寒正在办公的启明殿走去。
启明殿中,周演之正在与谢临寒商议西境的驻兵粮草事宜,首领太监进来汇报,称金吾卫中郎将求见。
周演之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分明是知道发生了什么。
谢临寒倒是有些意外,“这个时辰他不是应该在宫城门口值守吗?”
“原本该是这样的,只是发生了些紧急的事情,需要请陛下定夺。”首领太监将话传到,便等着谢临寒回话。
谢临寒放下手中的毛笔,摆了摆手,“让他进来。”
首领太监出去引人进来,中郎将见着谢临寒,先跪下见礼,随后回禀,“今日宫城门口,突然见到了返回京城的卫骁,将这发簪交给微臣,说是这一支发簪的主人在路上遭人暗算受了重伤。”
那支发簪上,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蔷薇花。
蔷薇花上,还缠绕着金色的丝线。
他甚至都等不及让首领太监把东西递给他,而是直接从龙椅上起来,快步走到跪着的中郎将面前,将那枚发簪从 他的手中取来,只要看一眼,他便已经确认,这发簪的主人是谁。
“还有呢?”谢临寒继续追问。
中郎将垂眸,将卫骁的话一字一句得转达,“发簪的主人需要宝库之中的长生莲叶救命。”
“长生莲?”谢临寒皱眉。
这东西,他也是听说过的。
世间最为宝贵之物,可解百毒。
“此事兹事体大,还请陛下定夺。”中郎将俯身再拜。
一旁的周演之见状,上前一步,“陛下,此事在微臣看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宝库之中的东西原本放着也是放着, 此刻既然能够救人,又是对卫将军十分重要之人,那……”
“你喊他什么?”谢临寒敏锐得抓到了关键词,眼神扫向周演之。
周演之连忙跪下,“陛下,微臣失言。”
“哼。”谢临寒万分不屑,“都已经不是西境军统帅了,竟也还能嚣张到如此地步。”
卫骁如今一介平民,又是奉旨返回明州城,他现在走回头路,路过的各府州县居然没有一个人能拦得住他,这样的人,怎么还能够让他轻易活在这个世界上?
“陛下,他也是救自己的外甥女心切,毕竟沈姑娘与陛下曾经情深意笃,虽然如今沈姑娘已经离京返回明州城,可你们——”
周演之的话,再度被谢临寒打断。
那支发簪被谢临寒握在手心,他咬牙切齿,“不是朕不给她生路,是她非要跟朕犟。朕就该让她知道知道,离开了京城,离开了朕,看还有谁能够护得住她。”
首领太监站在一侧,对殿中发生的一切都知晓得明明白白得,但也权当什么都没有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