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他李恪将成为挽救大乾危局的“英雄”,威望无人能及。
这条件,不可谓不丰厚。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登天之梯!
李恪嘴角淡淡一笑,清楚地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也嗅到了那致命的风险。
放北胡入境?
勾结外敌?
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
一旦泄露,便是万劫不复!
但若能成功,却相当于一步登天,那又是何等诱人?
钦胜和齐利,打的好算盘啊……
他们显然看穿了大乾内部皇子间的争斗,想利用他李恪,来达成他们自己的战略目的。
试想,
若是湟州、河州皆失,大乾西陲糜烂,父皇就算再英明神武,恐怕也难以收拾残局。
到那时,手握“收复河州”之功,又有西番、北胡暗中支持的他,确实有可能成为朝堂上唯一的擎天之柱。
诱惑太大,大到足以让人铤而走险。
然而,
李恪毕竟是李恪。
他习惯了隐藏在暗处,习惯了谋定而后动——
对方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借道?还是想将他也拖入更深的泥潭?
这其中有多少变数?
他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
直接答应,风险太大,也显得过于急切。
直接拒绝,又会失去这个潜在的强大助力。
必须留下转圜的余地。
于是,
他将密信点燃,映着火光,淡淡说:
“告诉钦胜大人……”
“本王知道了。”
“届时,本王自会……相机而动。”
相机而动。
这四个字,模棱两可,意味深长。
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进,可以解释为配合。
退,可以解释为观望。
主动权依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格桑微微一怔,也没有多想:
“是,殿下!”
他恭敬领命,身影再次融入阴影,悄然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