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勾~叭勾~
几声枪响,唯一敢临死站出来反抗一下的几个伪军排长被打死在人群里,蹲在他周边的士兵还有连长、排长赶紧往旁边移,生怕沾染到他身上的血。
吉冈邦彦中佐站在前面看着蹲在地上的保安团各种各样的神情、动作,嘴里很是不屑的说了一声,“支那人。”
随后日军冲进人群,把一个个名单上的伪军拖拽出来,不大的广场上充满了哀嚎、求饶的声音,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举起屠刀的鬼子身上。
被束缚住双手后像个牲口一样成跪姿被按倒在地上,跪在地上的胡营长还在嘴里念叨着:“我要见井上太君,我要见团长!”
随着一排枪声响起,地上躺着10来具尸体,挤成一团的伪军士兵惊慌的往后退着,等待着接下来日本人怎么决定他们的命运。
吉冈邦彦中佐这才走上前,对着这群伪军开始讲话,“通敌的人已经处决,大日本帝国不会再追究你们!”
底下的伪军听到这话,顿时议论了起来,脸上也开始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
平佐风见把这里的伪军编入了他的联队里,原来的一个排被一个小分队的日军带领着,待这次扫荡任务结束后再叫他们保安团的3团来从新任命。
人群中的马大儿现在生怕鬼子看见他,整个身子都藏在刘长青背后,刚念名单的时候听着从胡营长开始一个一个的往下念,到连长、到排长,他当时就以为自己马上要死了,没想到名单里单单漏掉了他这个排长,劫后余生之后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惊喜,他成了这个营里最高的军职。
重新分发枪械后,他们被编入日军队伍里,又被抬来几个木桶,他们总算是吃上了自昨日下午开始的第一餐饭,虽然木桶里面只是些米粥加豆子,这更像是马吃的东西,他们也是吃的狼吞虎咽。
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这群保安团的伪军跟着吉冈邦彦的部队开始向城外跑去,加入了围堵52师和新四军的战场里,同时也会配合鬼子开始对长兴、宜兴、武进、金檀、丹阳、宣城、溧阳、句容范围内的大面积扫荡。
夜幕开始降临,隐藏的1连开始检查武器弹药,不够的互相分配,在都准备结束后,张少卿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马路上还是零星的站着伪军的岗哨,路上还不时有鬼子的装甲车、卡车、摩托车巡逻,经过一下午的计算,张少卿他们预估了日军巡逻的时间,在这个空子里开始了行动。
张少卿本来计划的如果能不惊动伪军的岗哨,就不要惊动他们,可是黑色的天空下,任何响声都仿佛被放大,左右几十米开外的伪军听见1连穿过马路的脚步声,还是好奇的过来查看了一下,当看见黑夜里一趟趟的人影,伪军毫不犹豫的开了枪。
发现他们的伪军当然不会那么傻的对着1连射击,如果自己不小心打中了,凭自己一人怎么可能在他们手里活下来,他只是对着天空放了一枪,达到了示警的目的,开完枪后他就迅速的躲了起来,不再露头。
黑夜里的枪声传的很远,不一会马路两边就有灯光向这边移动,鬼子的巡逻车在收到报告后迅速的沿着公路寻找开枪的地方。
那个伪军在马路上拦下了鬼子的巡逻车,向日军汇报着自己刚才发现的一切和新四军逃离的方向,日军听完伪军的汇报,迅速的安排一部分日伪军顺着1连撤离的方向追去,又安排剩余的人沿着1连过来的方向往回搜寻,他们在猜测会不会这股支那军队是否全部撤离,会不会刚才穿插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同时也向1连撤离方向的日伪军示警,做好拦截的准备,这和张少卿前面预计的一模一样。
张少卿带着1连按照预定的计划先是向北跑了一段距离,把鬼子的注意力都引过去后开始向东前进,在经过第二道公路网的时候,还是和伪军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虽然鬼子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北边,但是东边的马路上日伪军也加强了巡逻力度。
发现这个情况后,张少卿他们不强攻也得强攻过去,不然鬼子会发现迟迟等不来敌人,会反应过来他们这是在声东击西,打着别的方向的主意,那样冲过去的难度就会更大。
在付出了3人牺牲的代价后,1连穿过了第二道公路网,按照地图显示,前面再穿过一条马路后,他们和茅山之间就没有了障碍,只要进了茅山,1连就算是龙入大海虎奔高山。
1连的连续两次突围,日军迅速向吉冈邦彦中佐汇报,吉冈邦彦在地图上看着张少卿他们行动的方向,推测出了他们的意图,立刻组织周围的日伪军向着茅山方向开始集结。
“命令部队马路上只留下保安团的哨岗,集结的皇军和保安团分散在马路周围和后面的稻田里,发现支那军队后除保安团岗哨以外不得开枪,他们穿过了马路再进行攻击,如果他们发现强攻难度大很可能会撤回去,这样我们又要调集兵力围堵,既然知道了他们的意图,只用扎好口袋等着就是。”
在吉冈邦彦中佐的命令下,四周的日伪军开始向茅山方向集结,张少卿带着1连也很快的到达了最后一道马路网的前面,躲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观察着马路上的情况。
马路上的一个个火堆把附近的情况很清楚的摆放在张少卿眼前,战场上的直觉让他觉得这种情况有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没道理第二道封锁线日伪军都有准备,这到了第三道封锁线伪军的岗哨表现的这么正常,像是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按照张少卿对伪军的理解,他们是个聪明又胆小的群体,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都会躲在暗处,占优势就会上来咬一口,觉得自己处在危险之中只会示警让日军过来处理,难道是自己想多了?消息还没传递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