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狗日的日耳曼人,扔炸弹的时候也不瞧着点,差点老子就栽在这里了。"
向志平抖了抖身上的黑灰。
看着前方升腾的火焰,看着未收割的金黄色的玉米被大火所吞噬,他感觉有些心痛,不由摇头叹气。
"可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么多的粮食,不知道又能养活多少人。"
"可是现在全便宜了老天爷。"
两人站在远方眼睁睁地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地变成了焦黑色,孤狼最后说道。
"这就是战争,曼施坦因为了赢得第聂伯河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在两人离开的时候,他们身后的平原已经变成了一座焦黑的坟场。
玉米地里的火焰还没有熄灭,它们从地平线的这端蔓延到远方视野的尽头,空气中甚至都能够闻到爆米花的香味。
…
喀山布尔什维克的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局长帕维尔·费丁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让言语更加精炼和准确。
"从游击队的情报中,我们基本上可以肯定顿巴斯的煤矿、扎波罗热的钢铁厂、克里沃罗格的铁矿以及平原上的所有主要交通干线、所有的桥梁已然全部被纳粹的党卫军摧毁。"
"他们甚至还焚毁村庄,屠杀百姓,在水井里投毒。将牲畜驱赶到第聂伯河作为军粮。"
"纳粹的焦土政策惨绝人寰。从情报中初步推测,应该有10多万人死于这焦土政策之下,还有上千万人流离失所。"
"纳粹将第聂伯河东岸一切可以转移的资源包括粮食,全部转移到了第聂伯河的西岸,只在东岸留下了一片焦土。"
"从本月开始,他们的焦土政策更加肆无忌惮,所有的农田都在燃烧,所有的村庄都在哭泣,所有的民众都在经历生死离别。"
"从目前所得到的情报中推测,当纳粹完成焦土政策的时候,在东岸广阔的平原上,恐怕再没有一粒粮食,再没有一个青壮的男子,没有一条铁路、一条公路,一口可以放心饮用的水井。"
约瑟夫同志低头看着情报总局的书面报告,上面详细地列举了一些数字。在看到那些数字的时候,约瑟夫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在一起。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朱可夫元帅等人也在看着书面的报告,等到他们听完了帕维尔·费丁的报告之后,整个总参谋部一片安静。
没有人说话,只有吸香烟时烟头燃烧发出的微微沙沙声。
沉默许久之后,约瑟夫同志首先放下了手上的书面报告,他看着坐在面前的几位元帅,问道:
"曼施坦因退守第聂伯河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是否要马上发动进攻,解救东岸的百姓,将兵锋推进到第聂伯河?"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看了看朱可夫,但是后者明显没有首先说话的打算,因此总参谋长只能说道:
"总参谋部的意见是暂时按兵不动。"
"目前我们的军事整编计划、物资储备计划才完成了不到三成,按照原来的设计,我们至少需要6个月的时间。"
"尽管曼施坦因烧毁农田,焚毁村庄,但是他们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完全向第聂伯河西岸转移,有可能曼施坦因正在等着我们向他发起进攻呢,就和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一样。
而我们还没有从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中走出来,如果贸然全面推进,有可能让部队出现更大的损失,不仅救不了东岸的百姓,甚至有可能让我们好不容易积蓄的力量大打折扣,在今年之内都无法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朱可夫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华西列夫斯基说完之后,他也附和说道:
"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绝对不能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战略规划,现在按兵不动是最好的选择。"
"我甚至建议,让部队现在就展开针对强渡第聂伯河的训练,因为第聂伯河将是我们将敌人赶出国境最艰难的一场战斗。"
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元帅相继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再建议现在就全线进攻,因为他们也害怕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重演。
约瑟夫没有发表自己的建议,等到众人达成一致之后,他只是微微点头并且口头指示让游击队尽可能破坏纳粹的焦土政策。
纳粹已经日薄西山了,如果在这场最后的战斗中,布尔什维克再次付出惨痛的代价,不能抢在西线盟军之前首先打到纳粹的本土,那么这些年的牺牲都会大打折扣,最后的结果也会让约瑟夫极其不满意。
至于那些被焚毁的村庄,被强制迁移的百姓,这是为了最后胜利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不得不承担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