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大火焚田
"嗡嗡嗡"。
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快速地掠过宽阔的第聂伯河上空,只在天空中留下一道残影。
从飞行员的角度看,向地面整个大地的颜色与一个月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依旧是绿色,但地面上却已经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金黄。
除了这大片的金黄以外,在视野中还能够看到无数直冲云霄的黑色烟柱。
金黄的是成熟的粮食,直冲的烟柱是焦土政策执行下燃烧的村庄和农田。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越过第聂伯河之后速度逐渐减缓。飞行员通过最新改装的无线电通讯系统与地面上的焦土政策总指挥部取得联系,确定了自己即将前往的位置。
飞机逐渐下降高度,当来到一片金黄农田上空的时候,飞行员短暂犹豫后将所携带的一枚巨型燃烧弹丢到了农田最中央的位置。
在炸弹触地的那一个瞬间,无数的火焰向四周扩散,紧接着金黄变成了橘黄,浅灰色的天空之下出现了一股新的黑色烟柱。
飞行员驾驶飞机爬上蓝天,仍然有些犹豫地回头向地面张望。
在他视野中,玉米地里的火焰扩散得越来越广,也就是眨眼的时间,从第聂伯河方向吹过来的风将火焰引导着扩散到了整片田地,整个大地似乎都燃烧了起来。
机舱里的飞行员重重地叹息了一声,然后飞机开始离开这片田野。对于现在的东线德军部队来说,每一枚航空炸弹都无比宝贵,因为现在国内军工生产部门的供给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是曼施坦因却仍然将这些宝贵的炸弹运用到了焦土政策之上。
这其实是无奈之举。
随着焦土政策的推行,前线的纳粹官兵尤其是国防军的官兵们,很多开始怀疑这项命令是否正确。
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执行人,亲眼看到金黄色的玉米粒在烈焰中变成了爆米花,然后又化为了灰烬。
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被点燃之后,仿佛整个大地都在痛苦地呻吟。
那些辛苦劳作了一整年的当地百姓发了疯一般地冲进田里,希望在大火将所有的成果焚毁之前能够抢下一星半点。
可是很遗憾,10月份的玉米地已经完全成熟,当烈火到来的时候,玉米植株遭受到了特别的刺激,就像是经历了一场逆向的生长,在熊熊烈焰中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
是哀鸣又像是一种异样的欢呼。
那些冲进玉米地里的百姓,基本上都没能从烈火中回来,变成了最喜爱黑土地的一份子。
在焦土政策执行的第1个月内,南方集团军群在第聂伯河东岸的平原地区紧急收获了300万吨的粮食。
因为战争,第聂伯河东岸的平原并没有全部种植农业作物,很多农民变成了军人或是死于战争之中,却仍然能够紧急收获300多万吨粮食。
由此可见这片土地的肥沃。
曼施坦因得到情报,布尔什维克方面对焦土政策已经有所察觉,再也不能慢条斯理地焚毁村庄、销毁铁路了,一切都要用雷霆手段。可是国防军看着粮食在眼前化为灰烬,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变成了废墟,亲手杀死一个又一个不愿意迁徙的当地农民。
士兵们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党卫军为了彻底执行焦土政策甚至枪决了一些军官和士兵。
可这种情绪却无法阻止,曼施坦因只能使用空中打击或是党卫军直接清剿的方式,以减少国防军对命令的抵抗程度。
党卫军坚定地执行集团军群的命令,将一个又一个的村庄彻彻底底地夷为废墟。
没有留下任何一座完好的房子,在300万吨粮食运到第聂伯河西岸的同时,最后一段铁路包括铁轨、枕木等被德军工程兵部队彻底完全地破坏。
在玉米地的熊熊烈焰中,两个身着伪装服的人正在和呼啸的火焰赛跑。孤狼和向志平奉命前来侦察南方集团军群执行焦土政策的具体情况。
两人在离开主力部队的这一个多星期里亲眼看到村庄被摧毁,铁路、公路、桥梁被纳粹彻底炸毁,甚至还亲眼目睹了几次大屠杀。
今天旁边的几个村庄被党卫军强行摧毁,村庄里的青壮年被驱赶着向第聂伯河的方向前进。
老幼妇孺则留在废墟附近,让他们自生自灭。
孤狼和向志平隐藏在附近的树林中,本以为又会和之前一样,他们只是冷漠地充当看客。
可万万没想到玉米地里的大火先是引燃了他们隐蔽的树林,就在他们从树林中转移的时候,另外的一片玉米地再次燃烧,两人几乎被熊熊烈焰完全包围,最终只能选择和烈焰赛跑,极其狼狈地逃离了火海。
穿过一条不知名的小水沟之后总算是摆脱了火焰,回头再望。
整个天空似乎都燃烧了起来,连太阳在这样的火势之下都显得黯淡无光。
听着远方还未收割的玉米在烈焰中噼里啪啦的爆响,孤狼向地上吐了一口黑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