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05章 破格升迁,杭州知州
第(1/1)页

十一月的一天,汴京城,延福宫内。

今晚的赵佶似乎特别亢奋,居然不顾礼法,利用地道偷偷把李师师接进宫里胡作非为。

往日他好歹都还要点脸,是自己微服通过地道出宫去找李师师,今天却敢把外面的女人接进来。

李师师也是第一次进宫,第一次亲眼见识了那条地道的存在,所以她很清楚,官家今天的心情肯定很不错。本来只有刘贵妃有资格在这里侍寝。

一番折腾之后,两人喘息之际,赵佶的下一番话,更是让李师师瞠目结舌。

在这本该事后烟的节骨眼上,赵佶深呼吸地长吁了一声,叹道:

“朕真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侄儿了,明明是个文官,当初在樊楼听他纵论古今、言本朝得失,何等风姿娴雅,怎么就会做出破釜沉舟的事情来?”

李师师直接就惊了。

一个皇帝,贤者时间居然会感慨这种事情?这得是多让他想不通的事情,才会在理智稍稍占领大脑后,立刻就钻回他的思绪?

李师师不敢造次,只是温言缱绻:“奴不懂军政,这种事情,非常难得么?”

赵佶躺在榻上,微微低了一下下巴:“古今未闻!能武者不能如这般纵论古今,能文者不能如这般破釜沉舟。下午王卿把捷报送来的时候,朕都不敢相信。”

李师师没有吭声,她也知道宗室会武不是好事,她不能随便评价。

赵佶叹息了一会儿,没等来反馈,自然也知道爱妃的顾虑,当即只是自言自语:

“如此神勇敢为,再让他通判杭州,都说不过去了。之前就已权摄苏州通判,大破十万之贼,斩俘其半,还是几乎没有西军援军赶到的情况下殊死一搏。江南知州被问罪处斩者已有四人,唯独此子力挽狂澜,不升不足以安人心。”

李师师:“官家高瞻远瞩,思虑定然是周全的。”

赵佶又自言自语:“就让他实授杭州知州吧,不过职官、差遣升太快了,阶官可以稍稍压一下,明日让王卿琢磨一下具体如何处置。”

赵佶也懒得想那些人事细节,他只是作为皇帝,需要定个调子,剩下的自然有人帮他运筹。

于是赵佶贤者疲累,很快就睡过去了,次日一早也把交代吩咐下去,中书省和吏部很快组织了讨论。

最后的结论,便是按照圣意,让赵子称知杭州,但阶官则只升到正七品的朝请郎,算是“高实权、低待遇”,也是一种折衷的办法,避免将来再要调动时,没有筹码可给。

北宋的时候,如果一个官员表现很好,实际职务、差遣升得太快,那么其阶官升迁速度往往是追不上的,容易出现“低品级待遇干高品级的事情”。

相反,如果是一个官员表现中庸、但资历年限很老,年功序列积攒很多,就容易出现职官低、只给些退居二线的差遣,但阶官很高,就类似于后世很多等退休、退出权力斗争的官员,都可以“升一级安置到闲职上,等高退休待遇”。

赵子称之前升姑苏知县都还没多久,而放出狱后临时权任苏州通判,当时那一次就只是临时加了差遣,而级别待遇完全没动。所以直到此次皇帝又下旨给他升官之前,他享受的还只是县级的阶官待遇。

这一次升官,仍然是职官、差遣大踏步升,而阶官几乎不动,只从朝散郎变成朝请郎。

相当于“拿着县级工资待遇、干着地级市的活儿,而且这个地级市还是省城”。不过赵子称也不是靠工资俸禄过日子的人,他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东西的。

但这样的操作,也给赵佶明年把赵子称调离埋下了操作空间。因为赵子称的阶官还很低,明年只要大幅度提升其职官,就可以让其实际差遣变差一些,对外说起来还是明升暗降。

因为赵佶拟用于安置的登莱地区,肯定是比杭州要穷太多的。差遣已经是知杭州,调去知莱州就是妥妥的贬损。但如果调过去的同时,把阶官提到与正常知州平级,甚至还略高,那就能堵住天下人的嘴了。

赵佶的一番操作,最后花了五天左右时间,正式走完流程,随后再按正常流程发还江南。因为这次的人事任命并非特急军情,也就没必要用六百里加急。

传旨使者不过日行百余里,前后花了快半个月才到杭州,宣旨时已是腊月初。

……

腊月初二,已经在杭州驻扎了快二十天的赵子称,终于等来了朝廷的旨意。

这二十天里,赵子称当然也没闲着,他需要临时帮着调度王禀、杨志等那一路浙南平叛军队的军需后勤。

至于往浙西平叛的刘延庆、刘光世那一路,后勤就不需要杭州这边负担了,全都让金陵、镇江那边的官府解决。浙西本就地处江浙之间,两浙路今年已经够惨了,让江南东路(相当于现在江苏的苏南部分和安徽的江南部分)承担一部分也是应该的。

借着这个军需调度的名头,赵子称也初步实际掌握了杭州城的民政、财政治理情况,把当地的重建工作大致梳理了一遍,整个杭州目前仍然是军事管理的状态。

所以其实在旨意抵达之前,赵子称基本上已经在事实行使杭州知州的职权了。陈建、赵约等人也默许甚至配合他,把原是吴越国故宫一部分的法惠寺,改成了南征平叛军的临时驻节行辕,供赵子称使用,这些日子里,他每晚都住在那儿。

听说朝廷天使抵达,赵子称也非常郑重,先请陈建、赵约好好款待天使,他自己立刻焚香更衣,而后接旨。

随后,天使就当众宣读了旨意:升赵子称知杭州,为朝请郎,嘉兴县开国侯。

赵子称依礼接旨,陈建、赵约也都对他表示了恭喜。随后大摆宴席,答谢天使不提。

接旨之后,朝廷天使也私下里向赵子称透露了一些额外的消息——这些消息,说不定就是赵佶授意透露的,目的就是好让赵子称将来再被调离时,能有个心理准备。

天使大致是这么说的:杭州知州这一任命,只是战时的事急从权,是因为江南贼乱尚未彻底平定,需要赵子称这样刚刚在战场上建立起威望、并且在民间拥有“杀朱勔”美名的文官来坐镇,安抚局势。

一旦等江南再次彻底安定,朝廷还有其他地方需要重用赵子称,因为眼下“四方贼寇扰攘”,希望赵子称能多多为君父分忧。

天使并没有说官家将来打算把赵子称调到哪里去,但这个基调已经透露了,那就是“哪里有贼往哪里搬”,希望赵子称能不辞辛劳。

提前这么透个底,应该也是希望赵子称能缓冲一下,到时候别搞得太突然有抵触情绪。而话不说尽,又能确保天威难测,尺度刚刚好。

赵子称当然也很清楚该如何面对这种局势,他当即对天使私下表示:咱就是大宋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只求为国平叛,让天下太平,绝不计个人荣辱得失。

天使见他情绪如此稳定,也就能放心回去交差了。

……

当上了杭州知州后,赵子称很快先独自梳理了一下,未来几个月自己该如何开展工作,以哪些方面为重点。

赵子称心中暗忖:“赵佶都点明了将来方腊和其余贼寇彻底平定后,还会把我调走。如此一来,在杭州这几个月,也不好搞太多复杂的种田建设。否则到时候又是为人作嫁,还容易泄密。

眼下就先把杭州周边的秩序恢复一下,重点放在重新划分田地,秉公执法,收买人心上好了。方腊这一波洗劫,让杭州损失了十万户户口,而且大量都是富户,前几天粗略统计,至少有一大半的田变成了无主之地。

官府正好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发放田地,方腊这也算是帮我解决了杭州周边两百多年累积的土地兼并问题。

杭州的土地兼并问题可不是从赵匡胤开始的,早在钱元瓘钱弘俶父子时候就开始累积了,两百多年不曾打仗,这儿原本的土地兼并应该是整个大宋最严重的。

方腊搞掉的这十万户人口,也未必都是被杀了,肯定有一小部分是逃散成了隐户。尤其这些隐户原本一点田都没有的话,只能给别人当佃农、雇农,也就毫无动力重新取得户口。

必须官府出公告,宣布无论什么人,只要重新登记户口,至少能分配一定数量的无主之田,这样就能把人口吸引出来了。而且这个数字要精确计算一下,确保这些逃户变回白户之后,分到的田地的收益,要略微超过他们因为变回白户后所需缴的各种人头税、摊派钱的开支,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动力。

现在已经是腊月初了,方腊的残部以及吕师囊、陈十四这些自行响应方腊的外围贼寇,最多也就撑两三个月,就会被彻底消灭。所以明年二月份事情基本上就定了。

赵佶留我在杭州的任期,最多也就持续到明年春耕农忙结束,所以其他长期性的建设政绩,都是在为人做嫁衣了,我还是算好时间、做一点短平快的事情比较划算。”

如此捋清了思路之后,赵子称也就知道后续几个月该干点什么了。

(本章完)

第(1/1)页
上一章 目录 无下章
都在看:入狱三年后,前妻跪求我原谅嫡女换嫁当后娘?她携四崽炸皇城证道论仙厉元朗水婷月靠药神空间带猎户相公混得风生水起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恋她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妄折春枝校花的贴身高手林逸楚梦瑶权力巅峰不觉玉树映金台软萌吃播万人迷,各路大佬争榜一洪荒:化先天阵灵,守截教百万年四合院:解旷解忧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拒当替身,改嫁绝嗣王爷杀疯了误嫁皇叔:嚣张医妃惹不得陆昭菱周时阅陆昭菱周时阅开局抄了国库,医妃带领全家流放废灵根苟在修真界修厨道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退婚就变强,九个未婚妻赢麻了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