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2/3)页

“并非学生不愿为相公出力,只是学生身份敏感,作为宗室不宜结交朝臣。按例,我哪怕被朝廷授了官,也该是个闲散孤臣。”

朱勔听了这个解释,才收起怒气,反而大笑道:

“原来是担心这个,倒是个谨慎之人,不过你也是多虑了——连你都能想到的,本官会想不到?

你不过是太祖之后,又非太宗之后,连朝廷都不拿你当回事,有什么好怕的?

再说,本官提携你,自然有办法不让外人看出端倪。只要你用心做事,还怕朝廷找不到堂堂正正的升官借口?”

赵子称静静地听着,表情恭敬,内心则飞速地把朱勔的说辞盘算了一番。

朱勔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宋朝对于宗室的提防,本就弱于其他朝代,毕竟都允许宗室参加考试了。

而且过去这百余年来,朝廷主要是提防赵光义一脉的后人,因为这一脉离皇权更近,篡逆的威胁更大。至于赵匡胤后人,其实已经极度边缘了。

包括北宋时要求宗室子弟常住在汴京城内、天子脚下,便于管理,这一点其实也主要针对赵光义后人,所以赵子称的老家才能在秀州。

这也导致历史上后来靖康之耻、汴梁城破时,赵光义后裔几乎全被金国抓走,只有一个赵构机缘巧合逃到南方。

而赵构被金兀术吓成阉人后,只能从太祖后裔里选远房堂侄过继为太子,也是因为太宗系团灭了,而太祖系却散播各地。

而朱勔既然注意到了这点,又愿意在“公事公办”的范围内提携他,明面上并不额外照顾开小灶。这种程度的关联,也就不至于坏了赵子称的名声。

当然了,在北宋后期那烂透了的官场环境下,“有功不赏,有能不升”才是常态。

多少有志之士,有才之人,立了功献了策,照样没法升迁,只能靠塞钱拉关系。

所以对方肯给你一个“公事公办”的机会、让你能凭借功劳政绩公平升迁,其实理论上来说,已经算是施恩了。

赵子称只是不想被朱勔拖累坏了名声,不代表他喜欢穿小鞋。既然对方也愿意注意“朝臣不得结交宗室”的影响,不要求自己公然站队,那么暂时口头上再虚与委蛇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多谢相公体谅,只要有机会,学生自然会为朝廷尽忠。”赵子称便点到即止地表了个态,一点也不落把柄。

他口口声声扣着“朝廷”二字不松口,内心只当是学关羽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了。

考虑到他敏感的宗室身份,朱勔也就没计较他的说辞,只当对方是胆小怕事。

朱勔自以为收服了赵子称,也就肯跟他说些隐秘之事,于是他就再次把提审段明的卷宗往前一推,示意赵子称先读一遍:

“你既是自己人了,看看也无妨,反正段贼的案子,你已经知道了不少内情,本官也不希望更多人介入。

你若能帮衬着多抓出一些同党,吏部还不得授你一个姑苏县丞?太学舍试两优,最多也就是个县丞起步,而且还不可能给上等县。苏州却是天下富饶之地,这里的一个县丞,比穷地方的知县还值钱,别不识好歹。”

客观来说,朱勔开出的这个招揽条件,确实比较优厚。

如果赵子称靠自己候缺,肯定候不到那么好的肥差。

北宋一朝,原本用传统科举取仕,一直到神宗朝时,王安石变法,觉得传统科举以文章辞赋取仕,取来的都是守旧之才、没有实干能力。于是王安石就要求太学教授新学,并且以新学的专门考试取代传统科举,这就是“舍试”的由来。

后来历经宋哲宗和当今皇帝赵佶,“科举”和“舍试”经常轮替出现,新党当权就用舍试,旧党回来就继续搞科举。

最近一次轮替,发生在崇宁三年(1104),蔡京上书请求废科举、兴舍学,赵佶批准了。此后的十五年,大宋就一直用太学舍试取仕。

太学的舍试又分两轮,第一轮叫“内舍试”,考过之后再考“上舍试”。两场成绩都为“优”的,可以比照原本科举的乡试、会试、殿试全过,直接去吏部挂号排队候缺。

只不过排队的时间往往会比传统科举更久,因为太学两优的人数会更多——这也是赵子称穿越之前、肉身原主靠自己真本事考出的成绩。

从这个角度来说,赵子称已经很幸运了。他穿越后虽然融合了肉身原主的记忆,但真要他亲自去考一次,未必还能考出“两优”。

太学舍试两轮的总成绩如果是一优一平,则比照旧科举乡试、会试通过的待遇,还需要再御前加考一场(相当于原来的殿试),通过了才能排队授官。

如果两轮总成绩是一优一否,则比照旧科举乡试通过、会试没过的情况,只能享受原来举人的待遇(一优一否是指第一场优,第二场否。第一场相当于原本的乡试,如果第一场就考了否,那根本没资格参加第二场。)

至此,朱勔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他不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这个案子里来,因为不知道后续还会扯出些什么,也不希望更多人知道“应奉局出了叛徒”这种丢人事。所以不如用已经被卷进来的人,把事情搞定收尾。

等这一系列案子结束后,朱勔应该也不会再有什么私事非要赵子称帮他办。毕竟如今的江南官场上,上赶着要讨好朱勔、为朱勔办差的官员太多了,到时候,赵子称自然能慢慢抽身。

……

赵子称没有理由再推辞,于是就先假意感谢,然后硬着头皮仔细看了一遍朱勔昨夜问出来的口供。

“原来段明背后居然还勾结了其他势力?这个案子倒是有点大。”赵子称只是稍微看了几眼,神色就凝重起来。

从口供上看,段明已经招供:他之所以背叛朱勔、监守自盗,主要目的就是图财,但也不完全是为钱。

原来前阵子有一伙“拜火食菜”的太湖水贼潜入他府上,威逼利诱让他合作。说是打探到福州知州黄裳,有一批送给皇帝的道藏样书,和别的一些东西,要跟着花石纲一起顺路押运进京。

那伙太湖水贼愿意帮他做局,监守自盗黑下这批货。事成之后,水贼只要黄裳给皇帝的那些东西,至于朱勔的财物,他们可以分文不取,全部由段明处置。

第(2/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河边捡到个美娇娘欺负校花后,她竟成了女皇晚年觉醒系统,仙子助我修行出狱后,假千金被厉少霸宠独美我的青梅竟都是游戏BOSS绝世天命大反派一品夫人要和离,高冷首辅急红眼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鸿蒙炼天诀绝世妖孽八零换亲:娇医美人被高冷大少宠上天我从纳妾开始无敌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替身七年,许小姐不伺候了穿越成校园受气包?看我推演成神!系统认错宿主,我的修仙路歪了让你刻木雕,你反手雕出个神明?偷听校花心声,她居然是恋爱脑!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救美女总裁后,老婆她急了八零娇媳再高嫁,高冷医少沦陷了偏心养子?但我是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