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自有良策
知州算不得封疆大吏,可基本的排场还是有的,不但鸣锣开道,前面还举着两块牌子。
一曰回避,一曰肃静。
除此,站班皂隶数人,分别拿着官衔牌、铁链、木棍、乌鞘鞭。
知州的级别,鸣锣三响,又叫三棒锣,意思——军民人等齐回避。
如果官员更大,会逐层增加,五响,七响,九响,十一响等,意思也各不相同。
比如刺史出行,五响,意思是——官吏军民人等齐回避。
就算是小官,比如县令之类,也要回避。
再大,比如总督以上,那就厉害了,十一响,意思,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回避。
皇帝出行,十三响,意思,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回避。
如果来不及回避,那就要五体投地跪在地上,不得抬头。
不回避又不下跪的,马上就是一顿铁链、木棍、乌鞘鞭伺候,打死也就打死了。
因此,樊桐花正在轰人的时候,突然看到门口偌大的排场,顿时吓得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刘雪宝和刘春苗两人也是急忙跪下磕头。
如果事先有准备,韩平肯定也会跪。
太突然了,他没反应过来,依旧抱着刘雪瑶站立,刘雪宝连提醒都来不及。
回避的村民远远地看着,见有个人没跪,都是啧啧称奇。
“傻子吗?他咋不跪?”
“不通礼仪,打死也活该。”
“没教养啊!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这样的人,怎么有脸立于天地之间?”
“吾羞于与他同在苍天之下也。”
……
不怪他们这么议论,实在是因为,大越王朝,以礼治天下,礼更是六艺之首。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他们可以不会其他五艺,如果不懂礼,那是寸步难行,就是在这个村里,都难活下去。
因为村里也有尊卑上下,通过礼才能确定每个人的位置,身份,秩序等等。
刘雪宝急出了一身的汗,不知如何是好。
“尊驾是韩先生否?”
庄典和袁郛打眼看去,也看出了韩平的不同。
庄典来到三步外,行了拱手礼,完全没有以父母官自居。
“正是韩某。”
同样回了个拱手礼,韩平猜想,应该是三少爷给自己表功,才惊动了两位大人。
“我们来的匆忙,只知先生之名,不知先生之字,可否告知?”
越朝的正经人名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姓,名,字,如果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往往还会有号,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不太熟,往往是称号, 熟络了可以叫字。
如果是吵架了,就直呼其名。
“韩平,字安之。”
以前阔过,韩平自然是有字的。
庄典不疾不徐道:“本人庄典,字笔受。”
“我叫袁郛,字多固。”
他们竟然通报了字,这下周围的人可都惊呆了。
通常,同辈之间见礼,才会这样,意思韩平可以用字称呼他们。
以字相称,往往是好朋友之间才会有。
那么大个知州,那么大个通判,交朋友来了?
没听说过。
“这位是谁啊?竟然能让两位大人如此相待?”
“我好像见过他……他是,他是刘老拐抢来的姑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