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月明白意思,她这倒是好心。
是国公爷不乐意旁人唤小娘的,往后可别当面叫错了。
点心蜜饯装了一盒,梨月连忙谢过,采初又抓把响糖给她。
“往后都是一家人,我们奶奶的膳食你们多费心。”
“姐姐放心,往后小娘要吃什么,姐姐只管派人过来说,那边小厨房白天不断火的……”
梨月正满口答应,听见外头一叠声禀报进来:“国公爷回来了!”
说话的时候宁元竣已经挑帘子进了正房,采初慌得撂下梨月就跑了出去。
覃乐瑶和玉墨前后迎了出来,迎面先行了礼。
采初和采袖两个人,再外间捧衣裳接斗篷服侍
覃乐瑶亲自捧了盏红艳艳的玫瑰泼卤瓜仁泡茶上来。
彩漆托盘,白玉雪花盏儿,银杏银茶匙,馨香扑鼻。
宁元竣喝了口茶,看了身后的玉墨一眼。
玉墨连忙笑道:“奴婢给奶奶送账目和对牌来,明日各房各院的掌事,都来给奶奶请安。”
宁元竣随口答应一声,就坐在椅子上喝茶。
覃乐瑶笑盈盈跟着他,站在身边拉着手,绯红脸着拿张贴给他看。
“我哥哥嫂子送贴儿来,说明日是三朝,家里摆了一席酒,权当是会亲,请咱们好歹回去坐坐。我不知你衙门里忙不忙,还不曾答应他们。你看看?”
宁元竣接了帖子也没看,就唤住玉墨,让各院管事后日再来。
玉墨点头答应了,披上斗篷回自己书斋去了。
覃乐瑶生怕正房里头冷,拉着宁元竣就往暖阁里坐。
梨月忙把煨的滚热的头脑酒盛出来,采初端着方盘儿送了过去。
满屋里酒香扑鼻,熏得人混混欲醉。
覃乐瑶话音很娇气,宁元竣仿佛被热酒烫了嘴,她还凑在旁边吹。
“外头这么冷,你吃个头脑儿,避避寒气儿!”
“慢点儿吃,烫着呢。”
梨月提着点心匣子,怀里抱着绒花和赏钱,匆匆赶回小厨房。
这场婚礼完全是按着娶妻办的,连三朝回门宁元竣都带覃乐瑶去了。
当初沈氏嫁过来时,三朝都没回门叙礼。
国公爷自从娶了覃乐瑶,干脆就在燕宜轩住下了。
渐渐府里都没了“覃小娘”这称呼,因为国公爷听了不乐意。
若是都唤“大奶奶”听着也不像样,由于燕宜轩在花园西边,于是覃乐瑶就是“西院奶奶”,沈氏就成了“东院大奶奶”。
“大奶奶听见也没闹?”
“大奶奶气了一场无用,如今是一心向佛。”
沈氏闹也没得闹,倒是安静了一阵子。
正巧年家庙庵堂的老尼姑请安,她把人留在凤澜院里,早晚宣卷祈福。
这话梨月是听环环说的,她现在时不时就喝着西北风,跑到这里蹭饭。
因为沈氏信了佛,凤澜院上下又开始吃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