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可能会感觉到匪夷所思。】
【但那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
【这种阶级壁垒森严的制度,本就是《周礼》存在的原因,同时也是《周礼》造成的结果。】
【现在《周礼》这套制度崩塌了,旧的秩序即将终结,新的秩序即将建立。】
【新秩序的建立,必然会带来各阶级利益的重新分配。】
【所以,如果谁的主张,能建立起新的秩序,那么,谁就能主导新秩序下的利益再分配。】
【所谓话语权争夺的核心,就是在争夺,应该由哪个阶级,来掌握建立新秩序,以及重新分配利益的权利】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点了点头,此时巨幕中的这些观点,他们深表赞同。
所谓的话语权之争,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是争夺掌控分配利益的权力,以便获得更大利益。
【通常来说,旧秩序的崩塌和新秩序的建立,要么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要么就是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
【但不管是改革或者革命,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必然会以牺牲某个阶级的利益为代价。】
【法家、墨家、道家、儒家,同样也会面对这个问题,但他们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就是代表了不同的阶级。】
【所以,面对应该由谁、用什么方式,来重建一套什么样的秩序这一问题,他们才会提出完全迥异的主张。】
”如果此种说法为真,那这四家又代表着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呢”
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看着高空巨幕,心中涌现出了这个问题。
带着这一问题,他们继续看向高空巨幕,希望从接下来的视频中获得答案。
【法家选择由上位者主导,重建一套新的制度,全面取代旧的制度,以牺牲平民阶级利益来建立新秩序。】
【而墨子,则选择让平民和贵族各退一步。】
【贵族阶级把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让渡给平民阶级,平民阶级则需要向贵族阶级履行更多的义务。】
【这样,两个阶级的利益都不会被牺牲。】
【但其实反过来想一想,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两个阶级的利益,都被牺牲了呢】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他们既不占贵族阶级,也不占贫民阶级,他们的主张是,要牺牲所有阶级的利益。】
【唯独儒家显得很特别,孔子想要的结果,居然是所有的阶级,都不牺牲利益。】
【就这样,这些代表不同阶级的学派,怀着各自理想通,过节“百家争鸣”去争取重建新秩序,以及重新分配利益的权利。】
弹幕评论飞出:
“墨家的人人平等,其实理论上挺合理的,就是在当时不具备可执行性。”
“其实,法家也不只是牺牲平民阶级的利益吧,像商鞅这种法家,贵族阶级的利益也会被牺牲。”
“确实,商鞅变法那一套,可不管你是平民,还是贵族,反正统统都是大秦的耗材。”
”孔子哪里是所有的阶级,都不牺牲利益,他要求克己复礼,恢复周礼那一套阶级制度,那不就是牺牲平民阶级的利益”
“我觉得有点“唯阶级论”了,并不是所有现象,都能用阶级斗争理论来解释,百家争鸣之中,其实也有单纯的学术争论,不都是利益之争。”
看着高空巨幕视频内容,以及各种弹幕议论,历朝历代众多古代精英心中各有所思。
如同弹幕中的后世之人,各有看法一样,他们对眼前巨幕中这段话的观点,也是各有各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