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位面。
墨子看着弹幕中后世之人的众多观点,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说,眼前巨幕这个视频,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相关学说,给了他许多的震动与启发。
他开始在心中重新思索起自己提出的一系列学说。
【法家则表示,既然旧的阶级制度崩塌了,那我们就直接搞一套新的阶级制度,来取代旧的制度。】
【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弹幕飞出:
“这个思路,其实没毛病啊,旧的东西不行了,那当然要用新的东西代替。”
“有一说一,法家的方案很务实,所以在当时,拥护法家的诸侯众多,各个国家的改革,貌似都是由法家之人发起并执行的。”
看着高空巨幕,历朝历代众多古代政治精英点了点头,法家确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比较受欢迎。
像魏国的改革、秦国的改革,都是由法家之人领头的。
【偏偏只有儒家,特别是孔子,坚持要克己复礼,并表示要坚持维护《周礼》那一套阶级制度。】
弹幕飞出:
“周公那一套,都已经被证明不行了,孔子还要坚持维护,这不妥妥滴开历史倒车吗”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已经完全改变了,怎么还能沿用以前制度想得太简单了。”
“然而问题是,最后偏偏是儒家笑到了最后。”
“笑到最后的,并不是先秦儒家,而是融合了百家思想的新儒家。”
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看着后世之人对他坚持克己复礼的否定,陷入了思索之中。
如果按照后世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说法,那么克己复礼的思想,的确是已经落后了。
但问题是,后世之人的学说,真的对吗
孔子心中不愿意相信,毕竟,这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的思想。
【这大概就是道、墨、法、儒,这四家的基本主张。】
【网友们觉得哪一家说的更有道理】
【实际上,哪一家说的都有道理,以至于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这些学派才会热衷于辨经,都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如果对方不接受,那么辩经的双方就会手提宝剑,把对方按在地上,很耐心的跟对方讲道理。】
【这大概就是“百家争鸣”的基本形态。】
弹幕评论飞出:
“哈哈哈,没毛病,如果不肯定听我的道理,但我也略懂拳脚。”
“从讲道理到讲物理,从文斗到武斗。”
“以(武)德服人,完全没毛病。”
看着高空巨幕,历朝历代不少古代精英直接乐了:“后世之人,还真是风趣,不过,话倒是没错。”
作为读过史书的人,他们明白,百家争鸣可不止是停留在口头辩论。
事实上,许多学派都在游说各个诸侯,试图践行自己派别的思想主张,然后通过国家之间的比拼,来分出胜负。
可以说,真的是提着宝剑,与其他学派讲道理。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辨经嘛,不就是辩论而已,至于搞得这么苦大仇深吗】
【当然至于。】
【因为“百家争鸣”可不仅仅是比谁说话更好听,谁说的更有逻辑,而是一定要争出一个结论,争论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他们要争的,其实是话语权。】
【在春秋战国时代,他们说了什么,这并不重要,他们是怎么说的,这也不重要。】
【能说出自己的主张,这才重要。】